即將上任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敢言、毫無顧忌的性格,給人直爽敢為的深刻印象,但這種性格帶來的隨意及多變讓人捉摸不透。當選後尚未上任,他的墨西哥築牆計劃就已有變化了,和台灣領導人蔡英文一通電話互稱「總統」,改變了近四十年來美國歷任總統不和台灣領導人通電話的歷史,挑戰了一個中國的底線。不過,他隨後又稱,美國今後避免介入別國的紛爭,集中力量在反恐及摧毀「伊斯蘭國」。口沒遮攔,前前後後反覆無常,不按常理出牌的個性,讓習慣外交規則的各國捉摸不透,唯有以靜待動。
台海和平符合美利益
台灣領導人蔡英文與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互通電話,特朗普事後還在社群網站發文,提到「台灣『總統』今天打電話給我,祝賀我當選總統。謝謝你!」讓外界認為這是台美關係的重大進展,陸委會主委張小月在「立法院」備詢,呼籲外界平常心看待,但也指出蔡英文明年一月出訪尼加拉瓜過境美國時,如與特朗普會面也不會是意外。
特朗普與蔡英文的通話改變了以往美國對華與對台關係一貫的處理方式。雖然各界都曾預測,特朗普就職後面臨的首要問題來自中國,特朗普在競選時也口出狂言,要以加稅來遏止中美貿易的順差。不過,他尚未上任,針對中國的第一槍竟然是以打破美國歷來尋求的保持台海關係穩定的立場。他與蔡英文的通話,尤其是雙方互稱「總統」,似乎給人特朗普還未上台就刻意要衝撞一個中國,滿不在乎的挑釁中國的感覺。
從中國與美國政府簽署聯合公報以來,美國政黨輪替不斷,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執政,至今七輪美國總統均奉行一個中國的原則,對台戰略始終沒變。雖然時有軍售、領導人過境等小插曲,但美國奉行的就是,「以美國國家利益為上,以中美兩國關係為重,美台關係服從中美關係」。美國始終在兩岸之間尋找平衡,尋找美國利益。一直以來,有一點是肯定的,台海和平維持現狀最符合美國利益。
不過,特朗普與蔡英文的一通電話,不僅打破了美國數十年來遵守的底線,而且特朗普對蔡英文的讓中國感到敏感的稱呼,把兩岸的三角平衡、也把可以維護台海現狀、維護和平環境的基礎破壞了。
特朗普與蔡通話後,其親台幕僚亦紛紛表態挺台。據傳,在幕後促成通話的特朗普團隊顧問葉望輝高調赴台灣,直言一通電話只是「小步驟」,似暗示還有大動作。他指特朗普的特點是說話開門見山,「台灣的總統就是台灣的總統」。毫不顧忌中美之間的約定。而特朗普的經濟顧問摩爾亦狂妄的說,台灣是美國的盟友,聲言「若中國不喜歡,那就管他去死」。盡失禮儀。
謹守一個中國原則,涉及到一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也涉及了中美兩國過往的承諾和約定,涉及到國際關係的準則和信譽,特朗普及其團隊卻表現得如此輕率、輕浮,讓嚴肅的傳統外交規則汗顏。
攪局也給美帶來麻煩
特朗普隨後又在「推特」上表示,百思不得其解,似乎要解釋,為什麼要把問題看得那麼嚴重?他說,美國和台灣有幾十億美元的軍售,我為什麼就不能接一個電話?此話難道要道出他的美國關係,就是生意關係?是接了一個大客戶的電話,所以不必大驚小怪。
在生意人眼中,能賺錢就是大事,利益才是永遠的。然而,外交無小事,還沒有上台執政的特朗普,給原本蔡英文執政尚在僵局中的兩岸關係添了麻煩。因為特朗普及其團隊尚未執政,其言行還沒有成為政策,因此除了通過外交部向美國政府提出嚴重交涉,中國總體採比較冷靜的觀望態度。在台海問題上,大陸方面處於主導地位,有不少牌可以出。中國的態度是,兩岸關係屬中國內部事務,不能因此而攪局,影響中美關係的大局。美台關係會否一通電話而改變進而影響中美關係,一通電話會否變成特朗普的美台政策,都還要觀察。不過,特朗普隨後的講話中又作了演繹。他到北卡羅來納州費耶特維爾市出席謝票活動,重申美國會放棄擔任「世界警察」的立場。他說:「我們以後不會再急於推翻一些我們完全不認識的外國政權,也不應該介入這些紛爭。我們會聚焦於打擊恐怖主義及摧毀ISIS。」
不做世界警察的美國,就該信守諾言,信守中美聯合公報的約定,而不該攪局給中國製造麻煩也給美國帶來麻煩。
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