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選舉委員會選舉即將在下周日舉行,反對派為求騙取更多選票,不惜再次上演撕裂社會、混淆視聽的政治把戲。先是打出「反梁」的所謂的「政綱」,繼而利用一切機會將香港所有問題都歸結到梁振英一人身上。但是,反對派還沒意識到的是,當「倒梁」成為其唯一主張之時,也就意味着他們已經失去了基本的政治辯析能力。一個再淺顯不過的道理,梁振英依然是特區行政長官,這是他們如何「罵」也罵不倒的事實,他不可能「下台」;而市民支持梁振英依法施政,純粹因為這是符合香港市民的切身利益,是應有之義。
在選委會選舉還沒開始前,反對派便已經大量集結,從各個界別入手,以前所未有的規模與高調宣布參選。儘管他們打着的是「民主」口號,但實際上所有的主張都只有一個,即是「倒梁」。在他們的政治語境當中,梁振英是所有問題的癥結,只有「除」去梁振英,香港才能有救。至於立法會的亂象,「港獨」的肆虐,乃至「極端本土」的暴力囂張等等,統統都視而不見,更有甚者,倒果為因,將之形容成是梁振英一手造成。
炒作「倒梁」無意義
反對派這麼「罵」,無非是為了騙取選票的目的。但這種做法根本於事無補。且不說在過去四年來反對派從沒有一天停止過「罵梁」,但梁振英依然沒有被「罵」倒,僅以眼下的政治現實而言,不論他會不會競選連任,任期之內都不可能會提前結束。梁振英在任一天,他就是香港特區的行政長官,這是反對派不能改變的事實。所以說,「泛民」的這種「倒梁」炒作,根本沒有任何意義,也不可能為他們爭取到更多的選票支持。
更重要一點在於,為什麼梁振英沒有被「罵倒」?中央的支持固然是重要的因素,更重要的還在於,就目前而言,沒有人能比他更有能力、更有效去應對香港複雜的政治形勢。在「佔中」狂潮之下,在「旺角暴亂」的嚴重違法情況之下,在「港獨」與「極端本土」暴虐之下,在香港法治與憲制秩序受到嚴重破壞的情況下,他秉持遵循「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的原則基礎,沉着應對,數次將香港從危機邊緣中扭轉過來。而四年來他本着以民為本的施政理念,提振經濟,遏制過熱的樓市,促進就業,開拓年輕人的發展空間,開拓香港整體的競爭力,等等,這些都得到市民的認可。換言之,市民支持梁振英,是因為他的施政符合市民的根本利益。
支持梁振英完全是應有之義,這與是否支持梁振英連任無關。只要他仍是香港的特首,市民支持他依法施政,實際上是在支持市民自身的利益。當然,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反對派極力反對梁振英,正正是因為反對派過去的那套撕裂社會、挑撥兩地關係、吸取境外政治勢力金援等做法,難以繼續推行下去。如果梁振英不再是特首,一個可以肯定會出現的事實是,反對派的勢力必將進一步坐大,而「港獨」等嚴重違反「一國兩制」的惡行,也必將捲土重來,這是涉及香港安危的大是大非問題,含糊不得,務實的香港市民豈會看不清?
所以,反對派的「倒梁」不僅沒意義,更不可能取得任何實效。如果反對派還能有起碼的政治判斷力,就應該從更務實的角度去爭取市民支持,否則,越是「倒梁」也就越是「倒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