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內地《每日經濟新聞》引述知情人士表示,首批養老金大約有4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可以交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進行投資運營。按不得高於養老基金資產淨值的30%計算,第一批養老金最高將有約1200億元能夠投資股市。上述知情人士稱,對於養老金投資運營申報,各地依然表現得比較謹慎,這是因為其中涉及較為複雜的因素。
該知情人士透露,現在第一批已經有大概4個省份提出投資運營的意向,但現在還沒有正式簽合同。
上述知情人士說,基本養老金的錢都在各地方的統籌地區財政專戶裏面,不論管理得有多嚴,當地都有一定的調撥權,不一定有積極性把保障收支後剩下的錢都拿來做投資運營。各地的積極性、動機也不太一樣,有些省份基本養老金帳戶管理得比較嚴,這部分錢不能輕易動,也沒有靈活性,他們會覺得能拿出來最好,可以有一定的收益。而有的地區靈活性高,即使基本養老金帳戶上剩餘的錢多,也不一定有投資運營的積極性。
該知情人士進一步解釋,針對沒有做投資運營會不會出現基金貶值的問題,目前投資市場狀況下的收益可能與銀行存款收益差不多,甚至可能存在投資收益不如銀行存款收益高的情況。地方申報養老金投資運營的積極性與經濟發展、當地養老金帳戶管理是否嚴格、誰來做決策等都有一定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