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銀香港資訊科技部總經理鄭松岩表示,區塊鏈技術有助加快物業估值流程 大公報記者李潔儀攝
港府極力推展的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陸續進行實際應用。中銀香港(02388)成為首家銀行,率先透過區塊鏈技術,完成首宗物業估值個案。中銀香港資訊科技部總經理鄭松岩直言,希望做到標準化的估值方法,又透露除了應用在物業估值上,該行正研究下一步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在貿易融資領域上。
大公報記者 李潔儀
中銀香港正式推出物業估值區塊鏈技術,並於昨早成功完成首宗物業估價個案。鄭松岩表示,該行每年物業估價涉及超過兩萬次,現時與兩家物業估值公司合作,為擴大區塊鏈的應用,該行將邀請其他估值公司及銀行同業參加,以豐富區塊鏈內的物業估值資料。其中,目前正與一間中資銀行及一間香港銀行洽談,加入中銀的區塊鏈系統,亦會再有數間估值公司加入,預期明年一月成事。
目前,中銀香港每年單是用於估值文件涉及的紙張超過20萬張,鄭松岩指出,通過區塊鏈技術既讓銀行精簡流程,亦有助減少紙質本的物業估值報告,達到推動無紙化綠色金融。
對於區塊鏈技術有助節省成本,是否意味也可減低市民的按揭成本?鄭松岩回應指,銀行定價與成本有關,相信區塊鏈技術將令客戶受惠。
中銀香港除了把區塊鏈技術應用於物業估值,鄭松岩提到,期望區塊鏈技術可聯繫到信貸紀錄資料庫、物業業權資料等。他續說,該行正研究擴大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範圍,例如貿易融資、電子證件管理及跨境支付等。
其中,鄭松岩相信,貿易融資將是本港銀行第二個應用區塊鏈應用的範疇,他透露,中銀香港與另外三至四家銀行合作,由金管局統籌研究區塊鏈於貿易融資的應用,相信在半年內可完成初步框架及運作流程。
下月推分行靜脈生物認證
另外,鄭松岩表示,中銀香港最快下月推出分行靜脈生物認證,亦研究推自動櫃員機靜脈生物認證提款,取代密碼。
被視為下一個顛覆金融業的區塊鏈技術,透過共享帳簿技術,建立及傳送完整、加密的資料,提升資料的可追蹤性,確保資料準確無誤。同時,銀行可藉而精簡驗證估值報告的流程,節省成本。
金管局助理總裁李樹培表示,金管局樂見銀行透過概念驗證工作,將分布式分類帳技術的價值展示於其銀行業務;此研究項目的經驗,對推動香港其他的概念驗證工作具有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