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賴小民: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

時間:2016-11-24 03:16:26來源:大公網

  圖:賴小民表示,華融今年入選「中國企業五百強」,是首次有資產管理公司躋身五百強之列,這在過去是「不敢想像」

  面對國內、外複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以及跌宕起伏的市場波動,獲得第六屆中國證券金紫荊「最具影響力上市公司領袖」獎的中國華融資產管理(02799)董事長賴小民,昨日對國內當前形勢提出三個觀點,分別是「喜憂交集,喜大於憂」;「機遇跟挑戰並存,機遇大於挑戰」;以及「商機和風險同在,風險總體可控」。總體而言,賴小民強調,他對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對中國華融的發展充滿信心,對香港的繁榮穩定發展充滿信心。

大公報記者 黃裕慶 彭巧容 李永青(文) 麥潤田 蔡文豪 黃洋港 林良堅(圖)

  中國華融是中國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之一主要業務是處置不良資產,對市場上的風險因素特別敏感,故賴小民對當前局勢的判斷,足供市場人士借鑒。

  全球經濟緩慢復甦,增長乏力,內地經濟下行壓力亦見加大,企業賺錢越來越困難。賴小民昨在論壇上指出,中央提出國有企業改革的目標,亦即要「做強做優做大」,是內地國有企業的最大優勢,所以說有喜有憂,兩者互相交集,但總體而言是喜大於憂。

  今年晉中國企業500強

  儘管發展機遇跟挑戰並存,賴小民表示,內地經濟目前仍處於重要的發展機遇期當中,「只要努力,國有企業也能做好,中國華融就是其中一個例子」。華融今年入選「中國企業500強」,是首次有資產管理公司躋身500強之列,這在過去是「不敢想像」。

  至於外界廣泛關注的風險問題,賴小民坦言,現在的風險的確是比較大,不良貸款大幅增加,預示經濟的困難,內地的經濟增長速度亦見放慢。在今年上半年,內地銀行的盈利只有輕微增幅,其他企業要賺錢更是越來越困難。他形容內地的「風險在冒泡」,故中央提出要求,要小心防範系統性風險和區域性風險。

  不過整體而言,賴小民指上述問題雖然存在,總體風險仍然可控,因為中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且經濟結構正在調整,經濟增長由過往的靠投資拉動,逐漸轉變為靠消費拉動;去年的經濟增長之中,56%是靠消費拉動,「非常難得」,反映經濟結構調整取得進展。

  估值被低估 研回歸A股

  中國華融自2015年10月在香港上市以來,至今約有一年時間。賴小民憶述去年籌備上市工作期間,港股和內地A股同樣動盪,公司「冒着槍林彈雨衝向市場」,最終成功上市,至今記憶猶新。

  雖然華融在過去七年來的業績「標青」,例如淨利潤顯著增加約41倍、ROE保持雙位數增長、公司總資產亦增加了大約32倍,賴小民形容華融業績「跑贏大市、跑贏同業」,不過以目前股價跟業績相比,公司估值在香港市場「仍然被低估」。他表示,下一步工作是研究回歸內地A股市場。

  在公司邁向國際化的過程中,賴小民說,中國華融始終以香港作為橋頭堡和戰略基地;公司透過立足港澳台,部署「一帶一路」發展策略,推動華融向國際化的方向轉型。在發展過程中,華融始終堅持「創新+穩健」;賴小民補充說,這兩項要素是推動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