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彭順國際招股 最多集資8875萬元

時間:2016-10-30 21:12:12來源:大公網

  (左至右)彭順國際總經理彭志祥,行政總裁彭中庸,主席彭新華,行政總監彭慧嫻,財務總監楊展瑋。大公報記者陳詠賢攝

  大公網10月30日訊(記者陳詠賢)來自星馬的車身製造商彭順國際(06163)明起招股,共發售6250萬股,國際發售及公開發售股份分別佔90%及10%,每股作價介乎1.2至1.42元,以一手2000股計算,入場費為2868.62元,認購期至11月3日(本周四)中午截止,預計於11日11日(下周五)掛牌上市。行政總裁彭中庸稱,公司期望來港上市,可助進軍內地巴士市場,完成上市後會加快對內地市場的策略部署。

  同人融資為是次上市之獨家保薦人。 公司是次招股最多可集資8875萬元,籌集資金中約53.7%會用於馬來西亞的新設施建設,包括購置三幅土地及購買新機器,預計可於明年投入使用,令產能每月增加約20輛巴士;另外,約27.2%用作償還銀行貨款,其餘會用以購買額外切割機器,以提升整體產能。

  公司產品市場覆蓋全國逾10個市場,核心市場為新加坡及馬來西亞,於星馬兩國所銷售的鋁製巴士市佔分別為33.2%及43.8%,而其他發展中市場,包括香港、中國、澳洲及印度;截至今年4月底止,約78.3%來自鋁製巴士及車身的銷售,16.1%來自鋼製巴士及車身,5.6%來自維護及售後服務。

  公司核心市場為星馬兩國,最終選擇來港上市,目標是進軍中國內地市場。行政總裁彭中庸坦言,公司曾考慮在星馬上市,但認為現有產品及技術達國際要求,相信在內地市場存在競爭優勢,而香港為亞洲金融中心,擁有透明化的上市平台,亦期望在港上市可助加大內地市場業務;針對內地市場的策略仍在籌備中,當完成上市程序後會加快進行。

  根據招股資料,公司在香港及內地有一定的業務,其中出售至香港的產品包括鋼製長途巴士、鋁製單層及雙層巴士之完成車,更有香港商用車輛經銷商為其主要客戶;向內地出售的產品僅為鋁製車身結構裝備,如半散裝組件,該類產品平均售價較低。

  公司預計中國於2020年前,內地每年對巴士的需求平均增長9%,港珠澳大橋落成亦會增加香港市場對長途巴士的需求,故有意於香港或內地設立辦事處,以進一步拓展業務,將首先向中國出口產品,如證實業務可持續,會考慮在內地建立製造廠房,但目前無於中國設立製造設施的明確計劃。

  開明投資(00768)及鼎立資本(00356)為公司的上市前投資者,均以認購可換股債券形式投資。財務總監楊展瑋解釋,因公司來自馬來西亞,又首次來港上市,而此兩家投資者較熟悉香港金融市場,企業管理經驗豐富,故引進為上市前投資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