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押後游梁宣誓護法治順民心\崔寧

時間:2016-10-26 03:15:45來源:大公網

  特首梁振英及律政司的代表,昨日向高院提交修訂的入稟狀,要求裁定青年新政游蕙禎和梁頌恆兩人拒絕宣誓並喪失議席。在入稟狀中,強調兩人是忽略及拒絕誓言,因此根據《宣誓及聲明條例》及基本法104條,議席應該懸空。因此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無權安排兩人再宣誓。

  在此之前,立法會主席梁君彥也作出決定,押後為兩人監誓,直至原訟庭就有關司法覆核作出裁決。梁君彥否認這是「轉軚」,而是為了立法會可以有效運作,履行職責而作出的決定。顯然,這是尊重香港《宣誓及聲明條例》及立法會《議事規則》等法律法規,並感受到立法會大樓外社會各界對辱華播「毒」行為的譴責和聲討,以及政府律政司提出司法覆核的法理依據和民意基礎之後的一個明智舉措。

  政府修訂司法覆核內容

  早前,為阻止游蕙禎和梁頌恆「重新宣誓」,維護社會法治,順應普遍的社會民意,特區政府律政司向法院提出司法覆核。雖然法院未能即時頒出「臨時禁制令」,但受理了司法覆核案,並將於11月3日開庭審理此案。

  政府申請司法覆核的法理依據是清晰明確的,指出兩人在依法確定的宣誓時間和監誓人的監視下,不接受誓詞中及其背後所包含的法律原則與責任義務,且攻擊及挑戰國家,依據現行的條例規定已喪失了議員資格,「重新宣誓」沒有法律依據。

  政府採取的這項法律行動,受到社會絕大多數政黨、團體和民眾的擁護與支持,連日來從各種媒體傳遞出來的聯署聲明、譴責之聲不絕於耳。那些指責政府此舉「行政干預立法」和破壞所謂「三權分立」的謬論亦被揭破。對所謂傘後組織庇護縱容的反對派,一些人亦與此分割,不贊同游梁兩人的惡劣行為。政府此次修訂司法覆核的內容,是希望透過法律程序,直截了當宣布取消兩人的資格。

  青年新政的游蕙禎、梁頌恆在立法會莊嚴的議事大堂,辱華播「毒」,挑戰法治社會,侮辱國家和民族感情的惡劣行徑發生後,引發民憤,譴責聲討之聲不絕於耳。社會上,尤其是法律界,對允許游梁「再宣誓」的決定,激起了強烈反響。人們從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的角度出發,堅持捍衛基本法確定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等關於規範香港憲制地位的重要原則,從基本法規定議員必須宣誓擁護基本法和效忠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基本要求出發,指出兩人的惡意行為嚴重違背了國家憲法和香港基本法,根本沒有在「一國兩制」的香港當議員的資格。亦依據香港現行的《宣誓及聲明條例》和立法會《議事規則》中的規定中,對候任議員宣誓、監誓人的權利、責任、誓詞內容的完整表述,以及有無「重新宣誓」等各項具體事務的法理依據出發,作出法理分析,指出遊梁已喪失議員資格。

  取消資格符合法理民意

  事實已經很清楚,游蕙禎和梁頌恆從自身的政治傾向和利益出發,不能接受法定誓詞的內容,主張和觀點與國家的憲法、香港基本法和香港社會現行的法律規定等明顯相悖。兩人在宣誓時用了他們自己的「特殊方式」,將他們的政治主張展示出來,自以為然,百般狡辯,不肯認錯,不肯向受辱的港人、國人和全球華人道歉。

  對於立法會主席押後「宣誓」的決定,建制派立法會議員給予了肯定與支持。立法會最大政黨民建聯主席李慧琼用「歡迎」游梁兩字來表示態度。經民聯梁美芬表示,游梁兩人已獲兩次宣誓機會,不應再給予第三次、四次。何君堯就表示,這個決定是明智的,避免了司法覆核的危機,亦將流會的風險減低。作為建制派一員,梁君彥頂住了來自反對派議員「政治凌駕法律」和游梁兩人堅持要進入議會廳的要挾等壓力,亦不容易。

  上▉週/周▉三,建制派議員以「流會」方式阻止了游梁兩人「重新宣誓」,體現了建制派對「宣誓風波」的正義立場,維護法治,維護立法會的秩序和公平正義,維護港人的根本利益和國家民族的尊嚴。建制派齊心協力「離場抗議假誓」的舉措有效阻止了游梁兩人的「重新宣誓」,此舉配合了政府的法律行動,亦受到社會普遍的認同和支持。正如建制派召集人所表示,發動「流會」是「痛苦決定」,然而別無他法。批評游梁兩人在宣誓儀式上的言論公然違反基本法,要求兩人收回言論,並向全球華人道歉。建制派不排除繼續製造「流會」作為後續的行動。李慧琼就表示,高等法院下月初就會審議有關兩人重新宣誓的司法覆核,不適宜在現時容許兩人再宣誓。

  盡快解決「風波」減少動盪

  儘管游蕙禎和梁頌恆近一段時間來不僅拒不道歉,還跑到台灣炫耀所為,繼續宣揚「港獨」。兩人在立法會主席梁君彥作出決定後,依然表示,會在今日的立法會會議召開時,準時到立法會會議廳,要求宣誓,並聲聲「誓死捍衛議事廳的尊嚴」。反對派一些政黨議員亦反對此決定。但作出這個決定具有法理依據,而且立法會主席這個權力是法定的。

  基本法賦予行政長官負責執行基本法的職權,也賦予立法會主席「主持會議」和「決定議程」的職權。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對游蕙禎和梁頌恆押後「重新宣誓」的決定,律政司代表行政長官提出司法覆核,並不矛盾,相信是要維護法治,盡快結束「宣誓風波」,減少社會動盪。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