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Carousell港試水 交易增三成

時間:2016-10-24 03:15:32來源:大公網

  圖:Carousell國際業務副總裁蔡家驥表示,公司暫未有收支平衡的時間表\大公報記者李潔儀攝

  香港地一直存在住屋問題,狹窄的空間未必能滿足愛購物的一族。來自新加坡的手機買賣應用程式Carousell(旋轉拍賣),眼見本港家庭充斥太多閒置物品,於去年底首度進軍本港市場,今年首九個月交易數量增近三成。管理層表示,暫時未有對賣家收取費用,惟當用戶數達到一定程度,會引入收費制度。\大公報記者 李潔儀

  Carousell於2012年5月在新加坡成立,先後拓展業務至馬來西亞、美國、印尼、台灣及澳洲等12個城市。資料顯示,該應用程式在全球的上架商品數量超過4100萬件,平均每分鐘有超過70件商品上架,每分鐘成交個案平均為34宗。為加快開拓海外市場,Carousell去年10月正式落戶香港。

  全球上架商品超4100萬件

  「香港與新加坡市場類似,大家都出現over consumption(過度消費)的問題,香港女士平均每人擁有上百件衣服,當中可能有10%至20%只穿着兩次!」Carousell國際業務副總裁蔡家驥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本港家庭住屋面積細小,卻存有大量閒置物品,Carousell選擇進軍香港市場,正是要解決這些問題,亦為環境保護出一分力。

  環保組織「綠色和平」今年六月對港人消費衣物進行調查,發現港人平均擁有94件衣服,其中16%從未或甚少穿着。假設每件100港元計算,這批閒置衣服價值相等於39億元。

  蔡家驥笑言,自己也有購買大量Gadget(小裝置),包括舊式電話、充電器等,又指曾經放售一個破爛的蘋果電腦鍵盤,輕易找到買家購買。「我跟他(買家)說,這鍵盤已不能再用,還買來幹什麼呢?他說可以把它修理重用。」蔡家驥續說,有些買家會把舊品改造成為新產品,甚至改裝成為傢具裝飾之一。

  暫未收費 冀吸引更多客戶

  自去年底進軍香港市場的Carousell,目前上架商品數量已有接近200萬,今年首九個月,上架商品數量按月平均增逾14%,交易量增長超過29%,香港市場成新加坡以外,增長最快速的市場。

  目前,下載或使用Carousell應用程式是免費的,蔡家驥透露,四年前開始發展新加坡市場以來一直累積經驗,現時當地每四人便有一人使用Carousell。

  他還預期,今年底或會在當地開始引入收費制度,包括提供額外的功能,例如把產品置頂,增加曝光率,將是收費模式之一。

  蔡家驥補充說,由於香港市場才剛剛起步,因此暫未擬設立收費制度,更多是希望聚焦對客戶數目的增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