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日央行恐難逆轉長債孳息\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 周浩

時間:2016-09-22 03:16:31來源:大公網

  在漫長的等待後,日本央行給予市場的答案是「按兵不動」。一如既往,日本央行照本宣科地表示,為了達到2%的通脹目標,其將竭盡全力。

  通讀日本央行的利率決議,市場關心以下幾點:第一,日本央行沒有降息;第二,日本央行沒有擴大資產購買規模;第三,日本央行要控制利率曲線的形狀,並號稱將從盯住「貨幣基礎」轉向盯住「利率曲線」。最後一個可能是最讓市場費解,該句話直白點說就是,目前的利率水平是合適的,所以市場不要過度追求更低的利率。這也導致了日本國債的長端利率出現反彈,但反彈只會是曇花一現,過兩天市場會發現,手裏的錢又多了,資產卻難覓,最後只能投入國債市場。

  所以,舉世關注的日本央行昨天什麼都沒做。從早上10點半開始,市場就開始焦急期盼日本央行的利率決議,到了中午時分,彭博新聞社甚至統計出這是2014年以來最晚的利率決議,可見大家的焦躁和無聊。

  但儘管很多人有些失望,但可能這也是日本央行在眼下給市場最好的結果。

  本次會議引人關注,是因為負利率政策再次遭到全方位的批評。作為負利率政策的先行者,日本央行買下了相當於日本GDP規模的國債,但卻沒有買到想要的「通脹」,反而所有的通脹先行指標都顯示未來的通脹預期會越來越弱。

  結果,日本央行只能被迫在本次會議前宣布啟動對三年半以來貨幣政策的「全面評估」(Comprehensive assessment)。明眼人都知道,所謂的「全面評估」不會得到什麼答案,其主要目的是為現任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上台以來的貨幣政策做一個辯護。在這份60多頁的評估報告中,日本央行用了大量的模型來證明自身決策的正確性,同時也意味深長地表示,通脹預期與貨幣供應量之間是一個「長期」而非「短期」的關係,其字裏行間的意思是,雖然眼前政策效果不明顯,但未來會見效的。

  坦率地說,儘管負利率政策已經走入死胡同,但換一個央行行長,可能還是會考慮繼續寬鬆。這不是一個經濟學課題,反而是一個政治學課題。

  結構性改革引而不發

  安倍晉三已經大權在握,如果黑田的工作被證明不夠「完美」,那麼安倍將會選擇換人,但「安倍經濟學」的路線仍將被延續下去。在這個被形象描述為「三支箭」的理論框架中,貨幣政策寬鬆及財政政策成為了先行者,但所謂的「第三支箭」─結構性改革,卻一直引而不發。一方面,安倍需要通過穩定就業市場來保證自身的選票,而結構性改革往往會伴隨大規模的失業;另一方面,結構性改革如何下手,可能才是根本問題。在沒有科技創新、全球經濟毫無方向的狀況下,結構性改革能改變多少,很多人甚至持懷疑態度。

  於是,對於黑田來說,總結一下目前為止的經驗,至少表明其仍然在做事情,但下一步怎麼做?最好的辦法是把球先踢給美聯儲。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