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孔雯瓊上海報道:周一滬深兩市大幅跳空低開,隨後滬指在3020點附近橫盤震盪,午後跌幅逐步擴大,一度跌破3000點關口,臨近尾盤,銀行、非銀金融出現小幅拉升,滬指跌幅收窄至1.85%,但已創一個半月最大單日跌幅。分析人士指,中秋節前內地經濟數據將密集公布,短期市場將靜待觀望,疊加海外的利空因素,引發了周一市場的下跌,但向上大趨勢未變。
截至昨日收盤,滬綜指跌1.85%,報3021點,深成指跌2.80%,報10461點,創業板指跌2.61%,報2145.56點,兩市合計成交5401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一交易日增量12.24%。盤面上看,資源、金融、汽車等權重板塊集體下挫,兩市跌幅超過5%的個股有462隻。
分析認為,上周五中國證監會發布了修訂後的上市公司重組管理辦法,進一步收緊了「殼」公司的交易,給市場的投機氣氛造成打擊;近期一系列開放險資進入滬港通市場、深港通進入測試階段等資本市場開放政策疊加內地資金大舉進軍香港市場布局的趨勢,引發市場對資金面的擔憂;央行調控資金投放以及上周五公布十幾家IPO過會,一定程度上造成市場對新股供給與資金需求之間失衡的恐慌;最後,上周外盤特別是美股收盤走跌也造成了周一A股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