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標普全球評級認為,內地房地產業過去12至18個月內的復甦勢頭,可能會失去後續動力,未來12個月,內地房產業增速將放緩\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李永青報道:標普全球評級表示,由於政府政策的支持作用在遞減、比較基礎較高以及土地價格上漲,內地房地產業過去12至18個月內的復甦勢頭,可能會失去後續動力,未來12個月,內地房產業增速將放緩。標普又指,內地地價急促上漲已引起市場對樓市健康的憂慮,一些地方政府已收緊房貸,為市場降溫。
標普指出,很多獲評級開發商已經加大土地收購力度和擴張計劃,將一、二線城市的土地價格推至歷史高位。標普指出,愈來愈多開發商通過收購項目公司和小型開發商來獲得土地。
標普全球評級信用分析師孔磊表示,對土地的熱烈追逐將損害更多激進開發商的盈利能力和現金流,房地產價格的鬆動都會令它們處於不利的境地。
標普全球評級認為,2016年以來,開發商的財務風險並未隨着銷售的復甦而出現改善。相反地,由於很多開發商擴大土地儲備和加快建設,從而急於進入投資的新周期,因此它們的信用狀況惡化。很多開發商的信用比率可能繼續削弱,這一點已經反映在它們的中期業績中。
孔磊表示,未來12個月內房的評級趨勢繼續呈現負面走向,並認為由於開發商非常渴望實現規模增長,因此它們顯著去槓桿的可能性較低。
該行認為,中國開發商信用狀況的復甦將取決於良好的銷售執行,以及承諾並踐行審慎的土地購買和主動的財務槓桿控制。上述特徵將會真正區分投機級和投資級開發商,並可能導致出現更多的企業評級從投資級降到投機級或者相反,並改變競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