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內地數據佳 港股闖二萬四

時間:2016-09-09 03:15:34來源:大公網

圖:瑞銀資產管理中國股票策略基金經理施斌(右)稱,內地資金垂青港股,主因是A股估值偏貴,港股估值便宜,旁為瑞銀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貝思高

【大公報訊】記者劉鑛豪報道:在內地貿易數據支撐下,港股昨日再升177點,撲向二萬四關。瑞銀資產管理中國股票策略基金經理施斌稱,內地及海外資金不斷加碼進場,港股後市可看高一線,惟大市由低位累漲頗大,短線看法偏向審慎。

內地上月進出口數據皆優於預期,以人民幣計價分別升10.8%、5.9%。數據理想,增強投資者入市信心,恒指低開後,很快就轉跌為升,最多升187點,收市時升177點,報23919點,直迫二萬四關。國企指數升38點,報10008點,是去年12月以來,再度重返萬點關以上。主板成交772億元,較上日減少3%,但港股通流入金額卻未見減少,昨日有70.38億元,較上日增加4.1%。

港股通四日流入268億

內地資金南下情況愈來愈熾熱,過去四日經由港股通流入金額達到268億元。相對地,大市同期總成交額3094億元,而股票成交額則佔2490億元。換言之,單純港股通渠道流入佔比便達到10.7%,而且南下資金主要屬於長線投資者為主,對大市支持力度較強。

施斌指出,內地資金垂青港股,主要因A股估值偏昂貴,港股估值便宜,而滬股通或稍後推出的深港通,也會加促資金南下。不僅如此,海外投資者對港股的興趣亦正增加,他個人近期便忙於應付退休基金、養老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對中國市場投資環境的查詢。他解釋稱,歐元區、日本等央行採取負利率政策,導致退休基金、養老基金無法再靠着固定收益資產,取得足夠回報以支付退休金,遂轉投股票資產。這種投資策略的改變,或會影響未來15至20年環球投資市場生態。

瑞銀:後市可看高一線

施斌相信,基於內地及海外資金的流入,使到港股流動性會更加充裕,後市續可看高一線。不過,考慮到港股由低位反彈已有相當幅度,故對短線走勢持審慎態度。至於A股,因為滬深市場流動性不增不減,A股未來6至12個月會跑輸港股。

正當內地資金踴躍南下之際,中國保監會再報喜訊,公布《關於保險資金參與滬港通試點的監管口徑》,標誌着險資可以參與滬港通試點業務。雖然內地保險公司早已可以投資港股,但今次喜訊相信對港股投資氣氛有提振作用。富昌金融研究部總監譚朗蔚稱,近日經常有利好市場的消息,這與牛市狀況脗合;中保監這次新規,無疑對港股有支持作用。儘管恒指已出現技術背馳,調整機會頗高,只是處於一個資金市,技術指標較容易被扭曲,預料後市將呈小升小回格局向上。值得一提的是,內地去年四月份公布容許基金產品借道滬港通平台投資港股,及後出現港股大時代。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