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行程五花八門

時間:2016-09-05 03:16:19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毛麗娟深圳報道:太空旅行討論至今,但目前普通人能體驗的,主要是「準太空旅行」中的拋物線飛行和高空飛行。「準太空旅行」中的亞軌道飛行雖已超過7000人預訂,惟目前未發出首個航班。而光啟科學料明年可放飛的載人臨近空間遨遊,可說將是在最接近太空領域的旅遊。

  軌道飛行至少2000萬美元

  軌道飛行是指搭乘太空飛船抵達離地球高度約400公里的國際空間站,以國際空間站為飛行器進行地球軌道飛行(飛行器受到的地球重力和本身飛行離心力平衡的時候,它就是在做地球軌道飛行了),總共為期10天左右。軌道飛行價格動輒2000萬至3000萬美元,只有「非一般富豪」才能感受。

  「準太空旅行」中的拋物線飛行是讓遊客體驗約半分鐘的太空失重感覺,一如宇航員在訓練時體驗失重狀態。遊客如果乘坐俄羅斯宇航員訓練用的「伊爾-76」等飛機作拋物線飛行,體驗價約為5000美元。高空飛行主要讓遊客體驗身處極高空才有的感覺。當遊客飛到距地面18公里的高空時,便可看到腳下地球的地形曲線和頭頂黑暗的天空。計劃用來實施這種旅遊的飛機有俄羅斯的「米格-25」和「米格-31」高性能戰鬥機。這些飛機能飛到24公里以上的高度,乘坐它們旅遊的每張票價約為1萬美元。

  「準太空旅行」中的亞軌道飛行,其10萬至20萬美元的價格也不便宜。美國私營載人飛船「宇宙飛船一號」和俄羅斯計劃研製的「C-XXI」旅遊飛船就是從事這種飛行的典型,它們在火箭發動機熄火和再入大氣層期間能產生幾分鐘的失重。這種景觀+失重的體驗,是目前看好最具商業化前景的旅遊項目。

臨近空間具無線網絡覆蓋

  至於光啟科學模式的臨近空間太空旅遊,又稱為近太空,一般是指海拔100公里以上的航天空間,與海拔20公里以下的航空空間之間的過渡區域,屬於飛機飛不上去、衛星下不來的一個區域。其同時也是一個可提供全天候高速率無線網絡覆蓋、高分辨率地理測繪、高空交通指揮、對地高精度監控、對天高清晰成像等科學研究和新型空間服務的理想區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