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學者:眾籌=預購+團購

時間:2016-09-05 03:15:40來源:大公網

  「眾籌」簡單來說就是從公眾獲得資金,以利用該筆資金達至所想的目的。過去,一些網站呼籲支持者網上捐款及團購,都可以說是眾籌的雛形。而近年冒起的眾籌平台又增加了不少新元素,包括集資不足可退款、設有不同的目標集資金額,以及幫助發起人提供更多宣傳及法律服務等。

  提供法律財務營銷支援

  城市大學商學院客座教授陳鳳翔(見圖)以團購比喻產品眾籌項目。他指出,港人對團購並不陌生,就是先付款去購買一產品,並獲得一個較優惠的折扣。同樣道理,在網上眾籌平台發布一些創意產品,出付人可視為預先支付一筆金額,去「購買」一件新的產品,但由於產品還沒有成形,可說是一種預購再加上團購的概念。

  至於現時本港較知名的回饋式眾籌平台包括「FringeBacker」、「Umadx」及「音樂蜂」等,當中正在眾籌的項目並不只限於產品,更多的是公益、藝術、音樂及運動等。因此,Backer所獲得的回報都是以能夠參加發起項目為主,或是獲得有關音樂及藝術製成品。雖然聽起來項目都不是如外界以為一定要是高科技、高創意的項目,其實都是平日你我也能接觸得到卻忽略了的項目。透過眾籌方法,重新令有關項目找到了支持者,讓其實行。這亦反映眾籌的平民化,以及發起人無需要透過自身的知名度,單靠項目的理念去吸引支持者。

  學懂宣傳技巧顯優勢

  發起人知名度低,以及除了擁有項目理念外,對法律、財務及市場營銷的認知不足。本港的眾籌平台也會對此向發起人提供支援。以Umadx為例,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高家晉表示,公司會不停跟進項目的情況,而且有項目推出前已與發起人了解其項目,幫助他們撰寫一份較能吸引投資者的項目簡介,以及建立一個WhatsApp群與不同發起人進行即時聯絡,讓不同項目發起人分享眾籌心得。

  美國克萊姆森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表示,眾籌平台除了為發起人募集所需資金外,更重要的是一個宣傳平台。由於大多數發起人知名度有限,若能夠成功製造話題或是成功集資,對他們來說都是一張良好的「證書履歷」,幫助他們日後持續發展項目。

  曾透過Umadx發起眾籌項目的發起人伍穎兒表示,在Umadx學懂了一些宣傳技巧,有助她日後再次在眾籌平台集資。也許除了提供網上平台外,能夠讓發起人學會宣傳項目的技巧,是本土平台對抗海外平台的優勢。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