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國可藉G20峰會 提升領導力影響力

時間:2016-09-01 03:15:57來源:大公網

 

 

  圖: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將於九月四日至五日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行。圖為園藝工人在杭州市濱江區江南大道街頭維護G20主題花壇  新華社

        文| 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 沈建光

  中國如果能夠借助杭州G20峰會平台,在促進增長、防範金融風險、加大財政支持與推動結構性改革、引領基建投資等方面發揮更多作用,不僅有助於帶動本國與全球經濟,更有利於提升自己在全球經濟金融事務話語權與影響力。

  本屆G20峰會將在9月4日至5日於美麗的杭州召開。目前來看,有關全球經濟增長、創新與結構性改革、地區安全及反恐、投資、貿易和基礎設施、國際稅收合作、國際金融框架、反恐、綠色金融等一系列課題均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要挑戰,都有可能是此次峰會討論的議題。中國作為首次主辦G20峰會的國家,又是世界人口及貿易第一大國,經濟第二大國,如何在這一全球最高級別會議上展示領導力,引導世界治理及經濟金融走出困境值得關注。在筆者看來,杭州G20峰會上,中國在如下幾方面的引領作用值得期待:

  一、凝聚各國渴望穩定願景

  筆者近兩個月在歐美二十多個城市拜訪機構投資者及跨國公司,一個明顯的觸動便是發達國家民主制度好似陷入了領導力缺失的困境。民眾對政治領袖的不滿情緒異常強烈,各國精英階層與底層群眾的隔閡逐步加大,反全球化、反移民的民族主義思潮大行其道,歐美發達國家普遍面臨領導力缺失的尷尬局面。

  如美國面臨大選,兩黨就增加基建支出難以達成協議,特朗普的異軍突起打亂了主流黨派的格局,大大加強了美國孤立主義思潮;英國脫歐是歐洲的黑天鵝事件,極左或極右思潮,以及反移民傾向在歐洲大陸興起;法國總統奧朗德連任前景堪憂,德國恐怖襲擊導致默克爾支持率下降;日本負利率措施效果有限,市場情緒悲觀。

  二、呼籲加大財政政策改革

  相比之下,中國應該展現目前的優勢,即政治環境穩健,經濟制止了下滑,改革措施也在加緊推出。此外,可借助G20東道主之便凝聚全球渴望穩定的願望,積極參與協力推動需求。在筆者看來,這不僅有助於帶動中國經濟增長,更是對全球經濟的重要貢獻,本身便是中國責任與領導力的體現。

  可以看到,為走出經濟低迷,各國貨幣政策創新層出不窮,量化寬鬆、負利率都是以往未曾涉足過的領域。但正如筆者此前提到的,寬鬆貨幣政策的效果及可持續性面臨挑戰。如發達國家企業大量囤積現金卻投資乏力,日本央行負利率、歐洲央行降息之後,日圓、歐元反而大漲,反映了市場認為政策出盡,絕望的態度。同時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也推高了資產價格,不利於金融穩定、加劇了收入差距。

  筆者認為,中國有必要藉G20峰會在探討走出危機方面發揮更多指引,特別是呼籲加大財政政策與結構性改革。畢竟從政策角度而言,財政政策相比於貨幣政策尚有空間,如當前美國債務上限主要受制於兩黨政治;在歐央行竭盡全力放鬆貨幣政策之際,德國仍實行財政緊縮政策,財政盈餘達到121億歐元,是極其不明智的政策。當然,在中國自身加快供給側改革的同時,推動各國更多的關注結構性改革,則是化解矛盾的根本所在。

  三、全球基建增長空間仍存

  對於新興市場國家而言,基礎設施薄弱往往是阻礙外部資金投資的重要因素,中國可以通過「一帶一路」的建設,配合亞投行、絲路基金與金磚銀行在資金、項目、與人力方面的經驗,帶動相關的基建投資,並吸引更多國家與更多資金參與。此外,並非僅是新興市場國家有基建投資的需求,發達國家同樣也需要大力加大基礎設施的投資。

  以美國為例,筆者近幾個月曾在美國六個主要城市拜訪機構投資者,對於當地基礎設施薄弱的現狀感到十分震驚。波士頓中心地鐵站破舊不堪,相比於筆者十多年前做博士後研究工作時大大惡化;紐約市中心路面高低不平,行走和開車都得小心避開大大小小的溝溝坎坎。近年來有關美國城市的基建問題屢見報端,但在資金成本較低的情況下一直沒有改善,背後主要受困於兩黨難以達成一致。

  從這一角度而言,全球基建投資均有空間存在,中國可以藉G20峰會,展現中國基礎建設的成就,促使全球就加大基建投資能達成共識,為疲軟的全球經濟注入又一經濟增長點。

   四、安全問題維持開放姿態

  當下,恐怖主義與移民問題加大了全球安全問題的擔憂,也趁機滋生一些反自由貿易、反人口流動的觀念。在筆者看來,處於安全考慮,對完全自由主義的反思是有必要的,但需要警惕的是另一種極端孤立主義、民族主義思維的崛起。

  英國脫歐與特朗普力奪共和黨總統選舉人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這種思潮有很強大的民眾支持。例如,特朗普在競選中便提出了赤裸裸反移民、反全球化的競選宣言。英國脫歐也超出預期,且影響進一步發酵,法國、荷蘭、意大利極端黨派表示要仿效英國脫歐公投。

  在反全球化浪潮興起的當下,筆者認為,中國有必要藉G20東道主優勢,在堅持開放、合作的姿態的背景下,探討反恐與對待移民問題的可行之策,避免極端主義思潮崛起。

  五、穩定匯市避免金融危機

  避免競爭性貶值是今年上海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的重要成果。結合當下背景來看,做到並非易事,難點在於美國與其他國家相反的貨幣政策取向。一方面,美聯儲九月份加息的可能性大增;另一方面,新興市場也需政策寬鬆支持。一旦歐日推出負利率,美聯儲加息預期強烈,今年下半年很可能會引發金融市場大幅波動。

  在此背景下,避免匯市風險任務艱巨。從美國情況來看,雖然二季度GDP不及預期,但就業數據近來表現良好,如果八月非農就業數據表現強勁,九月加息大概率事件,但相對靴子落地時間懸而未決而言,這也未必是壞事,畢竟去年下半年的情況表明,一旦加息屢屢不能兌現,不確定下導致的全區金融市場波動同樣不小。

  筆者認為,G20會議上,中國不僅需要推動各國就避免競爭性貶值達成一致意見,更重要的是呼籲美國同樣關注考慮貨幣政策的外溢效應,在維護全球金融市場穩定方面盡量達成一些共識。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