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提升兩地市場融合度——深港通戰略解讀(上)

時間:2016-08-23 03:15:41來源:大公網

  圖:未來三地交易所進一步融合,將打造一個位居全球最前列的證券市場

  深港通是中國資本市場繼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滬港通、兩地基金互認之後對外打開的新一扇門戶,是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又一座重要里程碑。可以預見的是,深港通將與滬港通產生顯著的協同效應,通過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及公司品種提升兩地股市「互聯互通」的影響力。

  深港通是繼滬港通後推出的兩地資本市場進一步互聯互通機制,是滬港通的升級版。滬港通在核心上實現了互聯互通的突破,而深港通則將實現上海、深圳和香港三大交易所的真正互聯互通,對於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壯大,以及對外開放都將是一個全新的里程碑。滬港通和深港通的意義有所不同,如果說滬港通是傳統行業大型藍籌股的互聯互通,那麼深港通戰略新興產業小型股的互聯互通。如果未來三地交易所進一步融合,有望打造一個位居全球最前列的證券市場。

  與滬港通相互協同

  如果說港股直通車是試水,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和QFII是實驗,滬港通和深港通則具有現實的改革實踐意義。港股的成熟度不亞於歐美股市,兩地互聯互通提供了一把內地股市打開境外成熟股票市場之門的安全鑰匙,有助於完善交易制度與監管規則,使股票估值更加合理,提高投資者交易水平,優化投資者結構。在安全可控的路徑下,滬港通和深港通的實踐有助於未來實現中國股市和全球其他股市的兼容對接。

  深港通和滬港通是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關鍵一環,同時是未來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重要助推器。A股納入國際指數可提高市場運行水平,促進資本市場穩定發展;國際投資者參與中國市場也有助於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促進中國經濟產業升級。

  在滬港通和深港通的共同影響下,內地證券市場有望迎來新的發展契機。與滬港通一樣,深港通的實行將吸引海外成熟投資者參與內地資本市場,提升A股市場活力,有助於改變內地投資者投機屬性較強的局面。在內地資本市場的投資者中,個人投資者的佔比較高,而一些機構投資者的具體操作可能比個人投資者更具有投機性。在這種情況下也需要引進海外投資者改變現狀。

  吸引資金大舉南下

  對於香港股市而言,由於深市的估值較港股市場高很多,深港通的實行將進一步推動內地資金大舉南下,為香港股市增加新一批內地投資者,市場更加多元化。同時,內地資金大舉南下,將為香港市場帶來長期投資資金,有助於改變香港股市估值偏低的狀況,尤其是代表未來產業發展方向的戰略新興產業和中小市值科技創新企業。在當前內地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之下,兩地市場股票互聯互通推出的戰略意義非常明顯,將對香港和內地資本市場發展帶來重要、積極和長遠的影響。

  滬港通開通以來,總體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較好,基本沒有出現大的問題,也沒有出現大規模的資本流動。滬港通容許兩個不同市場的投資者直接跨境參與對方市場的交易,是非常創新的合作模式,國際上沒有先例。滬港通的最大優勢在於,它能在不改變現有法律和投資者交易習慣的前提下,實現雙方股票買賣,也就能為兩地市場帶來長期投資資金。

  有助資產多元配置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曾表示,中國龐大的資產需要在全球進行多元化配置。滬港通是香港股市的催化劑,A股投資者與國際投資者在港股碰撞,化學反應將愈來愈大,其帶來的資金流動對兩地市場是非常強大的良性互動,成交量有望進一步放大。李小加指出,「香港的業務模式過去二十年是中國需要資金的人到香港來融資,世界上有錢的人把錢融資給他;今後二十年除繼續做這個以外,要將中國有錢的人和世界上需要資金發展的人結合,這樣的中國資金也能投入世界。」

  個股方面,滬股通交易主要以海外機構投資者為主,偏好估值低,股息率高的大市值藍籌股,如中國平安、中信證券、民生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等。同時,海外投資者也會優先考慮在香港無法投資的A股特有上市公司,如高端白酒貴州茅台、伊利股份、上汽集團及宇通汽車等。港股通的交易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H股折價幅度較大的公司;港股特有的品牌認知度高的上市公司;低估值、高股息的內銀股。

  中銀國際首席策略分析師 胡文洲

  (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