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毛麗娟、陸鈺報道:「深港通」方案近日獲中國監管層批准,然而因市場此前對其年底開通預期已相對充分,A股昨日縮量近收平。滬綜指、深成指分別跌0.02%、升0.07%,報3109.55、10890.69點。市場預計,事件短期對A股走勢影響較微,開通後會激發部分增量資金入場,但並不能改變A股存量博弈的格局,南下資金反應會更熱烈。
滬深兩市早盤低開低走,受房地產、採掘等權重股拖累,滬指在小幅衝高後震盪下跌,一度失守3100點;午後大盤一波震盪拉升,在3110點附近弱勢震盪。因深港通政策落地,券商股獲利回吐,恆大概念股熄火,萬科A大跌近7%;題材概念方面,天津自貿區領漲。滬深兩市全天共計成交6185.54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一交易日的7096億元減13%。
A股站上3100點後,市場對藍籌股的繼續上行空間存在一定分歧。部分機構認為,績優藍籌股此前已經歷一波漲幅,且整體盈利能力未見上行,估值抬升空間有限;另亦有分析指,監管趨嚴及業績為王氛圍下,仍有上行空間。同時,由於「深港通」等因素推動,預計未來A股在績優藍籌股帶動下將繼續震盪上行。
瑞銀料七成A股開通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坦言,深港通此前消息不斷,市場並不驚訝,其短期對A股走勢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隨着其今年底落地,估計有七成A股可透過兩大市場開通,向香港及國際投資人開放,南下資金反應會更熱烈。
多位分析人士也指,「深港通」將激發部分增量資金入場,改善今年以來一直困擾市場的存量資金博弈局面,但其對A股資金量影響將非常有限。但「深港通」無疑將顯著改善投資者心理預期,其開通表明監管層通過香港作為跳板實現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帳戶開放路徑沒有變化。
高挺續稱,深市主要以新經濟相關的中小型股份為主,如科技及醫療等行業,盈利增長前景較好,料可吸引看增長動力的海外投資者。此外,無論「深港通」或「滬港通」都有長期效果,即與國際市場接通,可讓中國市場更為國際化,會致A股未來納入MSCI的推進因素之一,但這種改變較為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