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套息交易捲土重來/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 林俊泓

時間:2016-08-17 03:16:08來源:大公網

  近期市場風險狀況大幅改善,再次激發資金對利息收入的追求。匯價波幅收窄,再加上對穩定收入之渴求,套息交易捲土重來。自踏入第三季度以來,主要貨幣當中,以澳元及紐元表現最為亮麗,反映套息交易再次成為匯市的主要推動力量。此種現象與首季大不相同,回顧當時息差並未能為高息貨幣帶來太多保障。

  套息交易者如何獲利?

  事實上,倘再計入利率差距,沽美元、買澳元及沽美元、買紐元成為季內盈利率最高的外匯交易策略之一。乍看來,套息交易的吸引力明顯不過。但是稍具金融知識的投資者都知道,這違反了金融學之基本原則,那便是投資者不可能在不承擔任何風險的情況下,賺取高於無風險利率之回報。

  正如其他交易策略,直至運作失效前,套息交易都是有效的。今時今日,我們都知道當初選擇在低息時期借入美元、投資於當地樓市的投資者,在美息重返升軌後損失慘重。相同情況完全可能在外匯市場重現。比如,海外投資者被某一貨幣提供的高息吸引,自然不太看重匯率升值。市場運作決定了高息貨幣只有透過貶值找到新的平衡點,最終息差將會被高息貨幣貶值所抵銷。上述邏輯為無拋補利率平價(uncovered interest rate parity)的核心概念。

  在理論上,套息交易既非免費午餐。那為何在實際操作上套息交易卻可奏效?只有高息貨幣貶值幅度低於外匯期貨隱含水平,套息交易方能為投資者創造高於正常水平的利潤。換言之,套息交易成敗關鍵,最終還是視乎匯率其後會否出現大幅變化。一旦市場狀況滿足兩項條件,套息交易者更可能賺取息差而不用承擔貨幣貶值的損失。這兩項條件包括:其一,市場波幅收窄;其二,投資者相信過去匯價走勢可作為未來走勢的參考。

  誠然,主要貨幣期權的引申波幅在過去數周急挫,主要貨幣的一年期平價期權引申波幅已跌至年內低位。低匯價波幅的環境讓套息交易者可專心於博取息差,而不用擔心貨幣貶值的風險。

  另一方面,由於央行動作引發的市場反應難以捉摸,更多投資者索性採取「動量」(Momentum)交易策略,追捧近來表現亮麗的高息貨幣,忽略澳洲央行及新西蘭央行宣布減息的利淡因素。

  我們認為,匯率波幅收窄,以及動量交易者的支持,皆為導致套息交易捲土重來的主要因素。

  套息交易已趨飽和?

  可以想像,當套息交易有利可圖,更多交易員將採取相同策略,直至套息交易到達飽和階段、交易回報變得不再穩定,套息交易者將集體平倉離場,並帶動高息貨幣轉勢。

  關鍵問題是,套息交易活動是否已趨飽和。我們透過比較專業貨幣管理者與套息交易者之回報,判斷套息交易活動的飽和程度。

  假設套息交易者買入澳元及紐元,並同時沽出歐元、英鎊及日圓。我們發現,套息交易並非第二季主流的交易策略。但踏入七月中旬後,其受歡迎程度顯著提升。

  然而相較今年首季,機構投資者在套息交易上的部署尚未算龐大。我們因此判斷,套息交易仍未到達飽和的階段,並估算套息交易飽和的風險並不顯著。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