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張豪上海報道:隨着監管趨緊,網貸行業迎來新一輪洗牌,不少老牌P2P公司受衝擊。近日有投資人透露,湖南老牌網貸平台「開心貸」出現提現困難,目前平台客服電話、QQ、微信、微博均無人理睬。其實這並非個案,今年以來,P2P行業進入資本寒冬,劣質平台在監管洗滌下一步步倒下,大平台的爭奪戰更激烈。截至目前,目前僅有10家平台完成C輪融資。
據不完全統計,上半年僅33家P2P平台完成新一輪融資,完成C輪或之後的僅有4家。網貸天眼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共有258家平台完成A輪或A輪以上融資。相比去年,上半年P2P行業的融資筆數大幅度減少。最新消息為,8月8日,銀客集團宣布獲得香港上市公司雲遊控股3億元(人民幣,下同)的C輪融資。
與此同時,市場資料顯示,2016年七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台數量進一步出現下降,為2281家。這意味着,僅有0.4%的平台完成C輪融資。一位業內高管就對記者坦言,作為從業者,確實感受到了資本的寒冬,劣質平台將加速出局。未來實力較強平台致力於資產端發掘將是一個重要趨勢,而與傳統金融機構的合作既符合監管期許,也能拿到更低成本的資金。
多數公司「C輪死」
前幾年,在互聯網金融概念的推動下,P2P網貸行業經歷野蠻生長,一方面負面消息不斷,另一方面卻備受資本追捧。除風投外,上市公司、銀行、電商都紛紛布局。但從去年年底至今,P2P行業面臨集中整治,大批劣質平台被清洗,資本熱潮也顯出落幕態勢。
據悉,目前僅有10家平台完成C輪融資,在行業內都較知名的,且集中在北上廣,過億的大額融資項目開始出現。對此,銀客集團CEO林恩民表示,作為從業者,確實感受到資本的寒冬。究其原因,目前內地經濟環境不是很好,對行業融資影響較大;再就是受到P2P網貸行業負面的影響,行業的吸引力降低。
每個行業都有周期性,P2P網貸也不意外。易凱資本創始人王冉曾經提出,中國的創業者需要直面B輪之後再難融資的現實,也即是需要面對「C輪死」。曾經如火如荼的P2P網貸行業在大浪淘沙後,存活幾率幾何?
對此,林恩民預計,隨着資本熱潮的落幕,互聯網金融未來會呈現一個趨勢,第一級趨勢大平台的繼續比拼,大約在行業50名之前的公司還能活下來,50名之後的會越來越困難;另外一級是背景特別好的公司越來越多。
那麼,資本寒冬背景下P2P平台該如何突圍?目前,已有領軍P2P平台宣布進軍消費金融、發力資產端,甚至由企業直接退出資金端、專注資產端,降低資金獲取成本。這是因為,做好資產端後,可從傳統金融機構手中取得更低成本的資金。
數據顯示,目前銀客網平台上來自傳統金融機構的資金已達到20%到30%,今年會到50%。美利金融方面,其從挖財、京東金融、點融網三家互金機構引入的理財端資金已達20億元。
林恩民表示,當資產證券化市場真正被打開的時候,那所有的公司都能融資。P2P網貸就可以嘗試非標資產的資產證券化產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