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庫存創新高 油市疲不能興

時間:2016-08-14 03:15:26來源:大公網

  圖:需求疲弱,全球原油庫存居高不下,OECD國家六月份庫存量更創出歷來新高

  紐約期油八月初跌穿每桶40美元,油市驚現熊蹤,皆因油價由高位回吐超過20%,技術上踏入熊市。油價回軟絕非無因,供大於求是「元兇」。據調查顯示,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成員國七月份原油產量升至歷史新高,惟需求不足,OECD國家六月份原油囤積量達到30.93億桶,創歷史新高。摩通指出,早前與石油交易員及投資者接觸,他們認為油價要跌至「3」字頭才有吸納價值。/大公報記者 劉鑛豪

  國際油價在2014年第三季跌穿每桶100美元後,走勢有波幅無升幅,今年一月初更跌穿30美元;原油基本因素偏淡,市場上唱淡油價的聲音此起彼落,其間有「商品大王」之稱的葛特曼(Dennis Gartman)預期油價會再跌至15美元。然而,在市場堆積大量空倉下,紐約期油調整至26美元便行人止步,並展開一輪挾倉行動。紐約期油不足四個月時間,價格被挾高近倍,曾經高見51美元。

  高位回吐曾見熊蹤

  不管商品市場的背後人士如何財雄勢大,脫離基本因素支持,油價始終難敵「地心吸力」。紐約期油八月初跌破40美元,自高位回調23%;布蘭特期油雖則仍守在40美元以上,但高位回吐亦達到20%。姑且不論20%調整幅度是否代表熊市,國際油價中長線走勢,離不開供求關係,若果供過於求,價格始終會跌;相反,求過於供,價格想跌都難。

  現時原油供應面情況如何?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估計,OPEC今年原油日均產量會增至3240萬桶,到2017年更達3310萬桶,都高出2015年的3160萬桶。路透最近調查顯示,OPEC成員國七月份原油日均產量可能達到3341萬桶,較六月份增加10萬桶,創出歷史新高。產量增加,主要因伊拉克產量增加所致。伊拉克上月日均產量增加九萬桶,是增量最多的成員國。

  值得關注的是,尼日利亞在原油日均產量大跌70萬桶的情況下,當地政府終於向國內武裝組織屈服,恢復向他們發放現金津貼,款項由尼日利亞中央銀行直接轉帳至這些武裝分子的戶口內。尼日利亞今年二月份終止發放津貼,導致國內輸油管道等設施屢屢遭到武裝襲擊,連帶國家油元收入大跌,影響到政府日常運作。尼日利亞恢復正常原油產量後,無可避免增加市場供應壓力。

  億桶原油在海上漂浮

  另外,根據油田服務商Baker Hughes最新數據,截至七月份,全球運作油氣鑽機數目1481台,較六月份增加74台;其間在美國的鑽機449台,較六月份增加32台。運作鑽機數目愈多,石油未來供應量亦愈多。

  供應增多,需求是否能夠消化是關鍵點。EIA把今年全球石油每日需求增長預測調低一萬桶,至144萬桶。而作為國際原油市場大買家的中國,今年對原油進口需求亦轉弱,四至七月份原油進口量分別為3258萬、3224萬、3062萬及3107萬噸。對此,BMI Research指出,中國戰略石油儲備建設工程減慢,其他商業用燃料倉又近乎爆滿,民營煉油廠開工量減少,導致進口油量減少。

  在供大於求下,原油囤積量大增。參考國際能源署數據,OECD國家六月份原油庫存增加570萬桶至30.93億桶,創紀錄新高;另有9500萬桶在海上「漂浮」。

  油價料跌至3字頭

  對於油價走勢,言人人殊。法國興業銀行能源分析師Michael Wittner預計原油價格跌至30至40美元區間才見底。大摩表示,儘管油價出現反彈,但預計未來一至三個月會反覆走低,35美元水平或有支持。大摩看淡油價的理據是:精煉油嚴重供過於求,主要成品油需求明顯放緩。再者,經濟增長前景下滑、宏觀風險等都強化了原油價格的下行風險。

  高盛把油價弱勢歸咎於強美元。高盛稱,除美國以外,全球其他地區經濟基調存在不確定性,加上美聯儲加息預期,在在推高美元匯價,導致油價下滑;估計油價到2017年中段時間會處於45至50美元水平。

  美銀唱反調年底見50

  摩通經過與原油交易員、分銷商,及超過50名投資者接觸後,發現他們普遍相信第三季油市比較「熊」,油價有機會跌穿40美元;個別稱若油價跌至「3」字頭,會較具吸引力。

  當然,在任何時間市場上不乏大好友。美銀美林全球大宗商品和衍生品研究主管Francisco Blanch稱,油價近期顯著回軟,為投資者提供吸納機會,油價到年底可能反彈至50美元,明年最高見70美元。Blanch補充稱,原油供應正快速下降,需求卻持續攀升,稍後時間將出現供不應求情況。

  OPEC輪任主席兼卡塔爾能源部長Mohammed Al Sada就表示,所謂油市熊市只是短暫現象,油價很快便回升。雖然口口聲聲說油價下跌是暫時性的事情,但Al Sada卻宣布OPEC將於9月26日至28日召開非正式會議。市場對此解讀該次會議旨在應對油價疲軟,嘗試尋求解決辦法。分析指,OPEC部分成員國對油價下滑情況始終是耿耿於懷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