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國外儲微降41億美元

時間:2016-08-08 03:16:11來源:大公網

  中國外匯儲備在六月份回升後,七月再現環比下滑。當月外儲規模達32010.57億美元,較六月微降41.05億美元。當月以SDR(特別提款權)計價外儲為22973.31億SDR,較六月末的22912.93億SDR增加60.38億SDR。國家外匯管理局消息稱,七月外儲變動是央行向市場提供外匯資金以調解外匯供需平衡等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分析稱,上月美匯指數明顯走強,同期人民幣匯率卻整體穩定,加上人民幣雙向波動走勢已漸入人心,因此上月資本流出壓力並不明顯,當月外儲溫和下降符合預期。\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上海報道

  內媒《第一財經日報》從國家外匯管理局了解到,七月外儲小幅下降是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主要包括了央行向市場提供外匯資金以調解外匯供需平衡,以及貨幣、資產價格重估出現上升。

  人幣匯價逐漸趨穩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健分析稱,七月以來,國際市場不確定性因素有所增加,包括「英國脫歐事件」的持續發酵,以及土耳其政變等,均引致全球資本流向美元、日圓等避險資產;與此同時,上月人民幣貶值壓力略所增加,特別是七月二十日前企業結匯觀望情緒因貶值預期而抬升,但在中國央行合理的預期引導下,上月下旬人民幣匯率逐漸趨於穩定,資本外流壓力並不明顯。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提醒說,上月前三周,隨着人民幣兌美元的貶值,中國資本流出壓力或有所加劇,但鑑於決策層收緊了外匯管制,且當月最後一周人民幣兌美元明顯升值;因此,整個七月,中國資本外流規模比較有限,加上同期100億元左右的估值收益,中國外儲仍基本持穩於3.2萬億美元。

  數據顯示,今年前七個月中國外儲下降約1300億美元,但今年以來除五月份,外儲規模各月基本維持在3.2萬億美元的水平,預示資本快速外流勢頭已獲遏制。

  申萬宏源:四季度為關鍵

  劉健指出,中國經濟下行、中美貨幣政策分化及美元升息預期猶存,人民幣匯率總體面臨貶值壓力,但貶值幅度整體可控。

  他強調,中國經濟在全球範圍內依然居前,基本穩定的經濟基本面和金融市場基本面決定了人民幣不會大幅貶值。「今年中國面臨的資本外流壓力較去年略有緩和,即便從進口、外債等國際指標折算,中國外儲亦非常充裕,未來外儲或仍可能因資本流出壓力而有所減少,但減少的幅度不會很大。」劉健稱。

  不過,申萬宏源關注,外部環境的動盪使人民幣貶值預期逐漸升溫,資本外流呈加劇態勢。

  雖然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整體保持穩定,SDR外儲上升,但在經濟下行背景下,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中期仍將面臨較大的貶值壓力,SDR近期也呈現下降走勢。該行料四季度才是人民幣匯率和外儲壓力最大的時點。

  申萬宏源分析稱,一方面是短期看,內地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疊加外部環境動盪帶來全球經濟放緩的可能性,使人民幣的壓力仍較大,需警惕人民幣貶值預期抬頭。

  但另一方面,英國、日本貨幣進一步寬鬆也推遲了美國聯儲局加息的時間,這將有利於緩解人民幣匯率的壓力,對外儲也將起到一定的支持。

  瑞銀:美國或年尾加息

  汪濤預計,聯儲局在今年十二月末前後開展加息,料臨近年末人民幣兌美元的貶值壓力或再加劇,至今年末人匯率的貶值幅度料不會超過6.8。

  申萬宏源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認為,若有證據表明英國脫歐帶來資金外流及人民幣貶值壓力加大,並影響到流動性穩定,中國央行料會第一時間開展降準,甚至降息操作等予以對沖。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