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兩大指數上周均創出新高,市場一般相信主要受到就業數據利好的刺激,但細看之下,便會發覺就業強勁可能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另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全球央行再度實行寬鬆措施,一時間令全球金融市場再度熱錢充斥。
在剛過去的一周,全球央行為了紓緩英國脫歐公投後對經濟和金融市場的衝擊,均繼續大印銀紙,日央行在上周五出手雖然比市場預期的力度弱得多,但仍把買ETF的金額擴大至6萬億日圓,而澳洲中央銀行在周二議息後,亦符預期減息四分一厘,並預告未來將再度減息。英國央行周四議息後決定減息四分一厘,並同時宣布增加量化寬鬆規模600億英鎊,和動用1000億英鎊鼓勵銀行借貸,措施力度之強,實超乎預期。細看之下,各央行的舉動都會直接或間接推高股市,日央行雖然未有加碼量寬,但其增加購買ETF,就比起買入債券能更直接的刺激到股市的升勢。澳洲政府減息使銀根供應增加,亦無疑令資產價格進一步攀升,同樣將惠及股市。英國政府除了加碼量寬和減息外,向銀行撥出的1000億英鎊,雖然主要是鼓勵銀行借貸,但資金相信最終亦會有部分流入股市。
而隨着各央行繼續印鈔,銀根供應繼續源源不絕,不但美國股市,全球股市在未來亦將會展開大升浪,歷史新高絕非遙不可及。繼英國、日本和澳洲出手後,另一個出手的將會是歐洲央行、新西蘭央行等,令股市在今年不愁缺乏銀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