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張豪上海報道:自e租寶非法集資案曝光後,年內線下理財平台頻頻爆雷,其中上海尤為突出正成為「重災區」。截至目前,該地區已有大大集團、中晉資產、炳恆集團等20餘家線下理財公司發生風險事件,涉及金額超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投資人800多億元恐打水漂。對其中多重涉嫌非法集資事件,上海公安部門已立案。
據盈燦諮詢的不完全統計,從2013年開始,線下理財、財富公司的數量成倍增長,2014年至2015年,此類公司數量更是不斷攀升,北京、上海成為線下理財公司最集中的城市。
有業內人士稱,「上海本身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金融機構、金融資產、金融人才方面已具優勢,加之較大力度的互聯網金融發展鼓勵政策,使其資源、政策上具有較大的優勢,上海普通民眾理財意識更強,也為互聯網金融提供優良發展土壤,但同時,也給一些打着P2P旗號的線下理財平台有可乘之機。」
另有業內人士則表示,「線下理財的對象主要是中老年人,這部分群體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比較弱,容易被線下理財高大上的門面和小恩小惠所迷惑,無法做到理智投資,遇到行業或公司負面消息,容易產生羊群效應,造成集中兌付」。
涉案金額600億增逾十倍
業內從淺層次分析,線下理財平台頻繁「出事」是一種連鎖反應。「隨着大大集團、金鹿財行、中晉資產等事件曝出,投資者們對相關理財公司的負面新聞關注度增大,開始意識到線下理財產品風險大,投資人採取提前兌付或者產品到期後不再投資的方式來規避風險,造成理財公司資金鏈緊張,從而發生連鎖反應,兌付事件爆發。」
此前內媒曾報道稱,在上海楊浦區五角場地區較出名的十二幢商務寫字樓裏,就有90家投資、理財類公司,這些公司主要以「投資管理」、「財富管理」、「資產管理」等為公司名稱的關鍵字。「2016年上海線下理財平台總涉案金額近600億元,相較2015年的40多億元,有數十倍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