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煤炭普遍高磷高硫,優質煤不多
問:中國煤炭的儲量為何?
答:根據內地第三次地質普查資料顯示,2000米以內的煤炭預測儲量為45521.04億噸,探明保有儲量10176.45億噸。佔全世界總儲量的13.5%,位居世界第三。但中國的人均保有儲量只有145噸,低於全球人均157噸的水平。至於世界第一的是美國,佔28.6%,較中國多一倍;第二位則是俄羅斯,佔18.5%。
問:根據消費品種,煤炭的分類為?
答:根據煤炭消費品種可分為動力煤、煉焦煤和無煙煤三大類,下面是三種煤炭的主要用途:
.動力煤:發電、蒸汽機車用煤(基本淘汰)、建材用煤(製造水泥等)、一般工業鍋爐用煤、居民生活用煤。
.煉焦煤:主要是生產焦炭。一般1.3噸左右的焦煤才能煉1噸焦炭,焦炭多用於煉鋼。
.無煙煤:主要用於製造煤氣。
問:為什麼中國煤炭產能已過剩,還會大量進口,成為淨進口國?
答:主要原因是煤炭的質量、價格和交通運輸。先說質量,中國煤炭普遍高磷高硫,優質煤不多,工廠在煤灰、硫磷排放方面較難達到國家對環保方面的要求。價格方面,不計運費的話,以秦皇島5500大卡動力煤現價每噸402元和澳洲紐卡斯爾6000卡煤每噸53.59美元(折合約353元人民幣)對比,中國煤炭不但含熱量低,價格還比外國含熱量高的煤更貴。
至於交通,中國的煤炭模式大多是北煤南運。煤炭流通環節的費用佔煤價一半,不合理的收費如代理費、點裝費等又佔流通環節的一半,運輸路途一長,分段的雜費也高;相反,從印尼、澳洲等地進口的海運煤即使加上運費和增值稅,總價格仍與陸路國內運煤相若甚至更便宜。綜觀而言,對企業來說,適量的進口煤更符合成本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鐵路總公司自今年二月起下調煤炭運價,同時擴大各路局對煤焦鋼產業鏈各環節的運價調整自主權,煤炭運價可自由下浮不超過20%,令中國內陸煤的競爭力有望受成本調低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