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蔡若蓮:教育問題勿政治化

時間:2016-06-25 03:15:32來源:大公網

  圖:蔡若蓮希望教育局重設幼師薪級表,給幼師資歷和專業應有肯定 大公報記者呂少群攝

  「不要把問題簡單化和極端化。」從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的中學校長蔡若蓮,對近年教育問題政治化感到厭倦,為廣大教師被迫到牆角不值,她希望這種局面有所改變。她認為政府雖然會投放七十多億元推行免費幼稚園教育,卻忽略對幼師專業的肯定,反映教育規劃出問題。/大公報記者 呂少群

  蔡若蓮博士教過大中小學以至夜校,當過教育官,三年來受聘為福建中學(小西灣)校長,稱得上熟悉教育前線和政策趨向。繼年前就「佔中」問題接受《大公報》記者專訪後,她昨日就教育問題再度與《大公報》記者訪談。她直言,對近年教育問題被政治化感到不安,覺得廣大師生都深受其苦。

  「我不贊成將國民教育設為獨立科目,但更加反對將認識當代中國優良發展方面視為所謂洗腦,因為這種看法太簡單兼極端化了。」蔡若蓮批評,將國民教育等同洗腦,既不公道又不負責任。她認為,今天的香港人,父祖兩代都在香港出生的不少,但也有相當一部分的上一代來自內地城鄉,反映香港人與內地同胞從血脈、族群以至文化關係密切,我們不要因為制度問題而刻意加以割離,更不能強行要香港與祖國斷絕來往,畢竟這是不切實際兼難以做到。

  支持尋根從鄉土入手

  教師屬於社會中產階層,收入相對穩定,但也感受到樓價高昂、百物騰貴之苦。蔡若蓮表示,我們不能因為生活逼人,特別是面對太多自由行來港而遷怒以至排斥內地同胞,香港人目光宜放遠,更不要忘記大家共同擁有的中華五千年文化歷史。「否則我們只能是飄浮在海上的無根一代而已。」她支持尋根,除了從鄉土入手,也贊成由香港本土開始,由近而遠地追溯中華文化之源。

  促有效規劃教育資源

  特區政府已承諾撥款七十多億元推免費幼教,教育經費也比回歸前大增六成,蔡若蓮認為香港公共資源不是沒有能力投放教育,只是缺乏有效規劃。「當局將投放的七十多億元,有多少會用在教師專業上?幼師要求合理待遇,專業資歷受到肯定,無可厚非。但按政府傾向,新制下不設幼師薪酬表,反映他們的資歷、學歷和待遇未受肯定,將令社會產生錯覺,令幼師不受尊重。」身為幼師薪酬關注組召集人的蔡若蓮重提九成八受訪幼師希望重設薪酬表。

  蔡若蓮又趁機為中小學校長吐苦水,包括課時不足令新高中主科都要不斷補課,缺乏IT和SEN統籌員,令中小學的STEM(科技教育)和特殊教育大打折扣,而當局用舊有編制卻要教師應付新增的生涯規劃和新高中課程,都令普遍教師忙到滿肚怒火。她認為,需要對香港教育資源的安排作全面檢視,「這不是簡單發幾份印象式的教育問卷就做得到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