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貿發局降出口預測至負4% 料七年最差

時間:2016-06-16 03:15:27來源:大公網

  圖:圖左起為香港貿發局環球市場首席經濟師潘永才、研究總監關家明、亞洲及新興市場首席經濟師何達權/大公報記者李永青攝

  香港貿發局昨公布,今年第二季出口指數錄得37.2,與上季相若,雖然外圍經濟環境已經出現企穩的初步跡象,但今年以來香港出口數字令人失望,故該局調整今年全年香港出口總值,由去年底預測的零增長,調低至負增長4%,若預測準確,將是2009年以來最差的一年。商會人士指出,現時出口環境十分嚴峻,特區政府應盡快與商會共同討論,及早推出支援港商的措施。大公報記者 李永青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關家明表示,面對今年外部環境不穩定,全球需求疲軟,今年香港的出口表現迄今遠低於預期,首四個月出口總額比去年同期下跌5.6%。今年年初,由於市場擔心中國內地經濟增長大幅放緩,加上美國增長減弱,歐盟及日本的通縮壓力持續,原油價格大跌,世界大部分地區的商業和消費信心亦告減弱。然而,全球貿易環境中期內則有望變得更穩定。

  更多中小企或撐不住

  商會人士指出,現時美國經濟起伏不定、歐盟則反彈乏力,而中國內地經濟增長又在放緩,令香港出口情勢十分嚴峻,情況甚至比金融海嘯時更差,若情況持續惡化,可能有更多中小企「捱唔住」,故期望特區政府盡快與商界人士共商對策,探討有何方法協助中小企渡過難關。

  至於被問及一旦英國脫歐之影響,關家明認為,英國脫歐對港的影響不大,因出口情況主要基於一個長期經濟環境而定,不會因一時情況而突然改變,加上即使英國脫歐,亦會有兩年時間談判期,故對今年香港出口應無大影響。

  該局指出,有跡象顯示美國經濟正重拾增長動力,中國內地經濟亦已稍為回穩,油價企穩也為商品出口國帶來喘息的空間。

  按此推論,整體外需將逐步明朗,中期來說,應會改善全球貿易環境。

  另外,該局公布,今年第二季出口指數錄得37.2,較上季的37.3幾乎持平,各個主要行業的出口指數則表現參差。

  關家明認為,出口指數出現回穩跡象,反映香港出口商信心趨於穩定,但就短期出口表現,出口商則對市場前景仍然悲觀。

  機械及玩具出口指數回升

  第二季出口指數與首季相若,但個別行業表現相對樂觀,其中機械及玩具行業的出口指數,均於2016年首次回升至超過40的水平。

  相反,珠寶行業顯然面臨強勁阻力,該指數下跌至21.6,為自2009年第二季以來新低。

  關家明表示,整個外部環境宏觀來看,有望逐步企穩,令香港出口更加有利。因此,雖然個別行業還是會繼續面對一定的困難和挑戰,但中期來說,銷售前景應該會有所改善。

  至於主要市場情況方面,歐盟經濟復甦步伐雖然比美國慢,但在油價低企、量化寬鬆措施大力推行,以及投資反彈等因素影響下,內部需求仍然可以帶動經濟增長。

  惟香港貿發局環球市場首席經濟師潘永才指出,歐盟經濟仍面對不少下行風險。英國將於6月23日舉行脫歐公投,更是值得關注的問題,一旦投票決定脫歐,可能會打亂歐盟與英國早已確立的經貿關係,對歐盟整體造成損害。

  潘永才表示,亞洲發展中國家將繼續是全球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並指中國尋求更持續和平穩的經濟發展,未來的增長將主要由消費帶動,務求於2020年實現「十三五」規劃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預計供應方面的改革逐步釋放市場潛力。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