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阿里巴巴於去年3月因為壟斷行為,被市監總局罰款逾182億元人民幣。
繼阿里巴巴(09988)去年3月涉壟斷而被國家市監總局開出逾182億元(人民幣,下同)「天價」罰單,滴滴因罔顧國家網絡安全,被網信辦批評兼行政處罰80.26億元,兩名高管亦要承擔額外的罰款責任。
推動規範有序發展
近年來,內地持續加強對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個人信息等的保護力度;網信辦表明,將依法加大相關領域的執法力度,通過約談、責令整改、通報批評、罰款、勒令停業等處罰措施。
最重要是,網信辦說明,會加大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懾,要做到「查處一案、警示一片」,希望通過教育引導互聯網企業依法合規營運,促進企業健康規範有序發展。
相比起阿里及美團(03960)的「二選一」壟斷行為,滴滴被罰的「原罪」更為嚴重,因為當中涉及數據安全問題,畢竟在大數據年代,用戶私隱已不僅局限於身份證資料,還包括手機內的相片圖庫、信息、瀏覽網站的愛好等。
滴滴因違規導致應用程式被下架一年,其間,網約車市場相繼出現新的競爭對手,令滴滴眼巴巴的失去增長機會,市場份額難免被同業蠶食。
這次滴滴違法被重罰,無疑是整頓網約車行業的標誌性事件。同時,滴滴亦應汲取教訓,切忌為了企業利益,而罔顧用戶的數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