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雙12」遇冷 電商促銷套路消費者不買賬

時間:2021-12-13 15:23:58來源:廣州日報

  「原來『雙12』開始了,不說我都忘了。」記者觀察到,前有「雙11」,緊接着元旦促銷年貨節將接踵而至,夾在中間的「雙12」變成一個尷尬的促銷節日。而「雙11」後爆出的歐萊雅安瓶面膜價差事件、中消協點名薇諾娜虛假髮貨等,讓今年「雙12」顯得頗冷清。電商行業專家指出,早在5~6年前「雙12」的關注度較高,但近年一直都呈現往下走的趨勢,「平台不如以往重視,商家也沒有太多的支持力度,自然消費者參與度不高」。除了眾多消費者厭倦了電商平台的促銷「套路」外,中小商家魚龍混雜、售後問題多反饋難等問題,對電商平台的頻繁促銷、造節等手段呈現疲態。

  「雙12」冷清 消費者參與度不高

  對於今年「雙12」,不少消費者熱情不高,他們向記者表示,「雙11」已持續了一個月,從今年10月開始,到11月11日,把要買的買了,不是計劃內也買了。另一方面,今年「雙12」的優惠力度不大,「都是常規的滿減、補貼優惠」,消費者譚女士表示,比如標價300元斯凱奇兒童運動鞋,店鋪打出「雙12」價是160元,再參與淘寶平台滿減補貼,減30元,買下來就是130元。「其實線上店鋪清貨時,300元的兒童運動鞋打折後也是160元的價格。現在『雙12』只是滿減等,不過,滿減還要買其他東西湊單」。

  電商平台內部人士透露,「雙11」剛過不久,加上明年過年早,年貨節反而是過年前平台促銷的「重頭」,會投入的資源更多。所以今年「雙12」只是常規促銷。

  陷入促銷「怪圈」 線下優惠來得更實在

  電商造節的促銷「套路」,近年一直被外界詬病。在「雙11」「雙12」期間,店鋪促銷頁面宣傳的「預計到手價」,並非簡單地可以達到。記者打開其淘寶店頁面,隨機點開某品牌運動鞋,頁面寫着「預計到手價」是156元起,要達成「156元」,除了「雙12」本身店鋪優惠外,還包括了湊400-100預減60元……上述譚女士表示,其實所謂的「預計到手價」,都是有門檻、規則的。一到「雙11」「雙12」,比讀書時的數學題還難。

  另外,記者發現,在這些節日促銷期間,一些店鋪推出的滿減券「滿700元疊減100元」等,是屬於「會員領取」,換句話說,就是獲得優惠券還要成為店鋪的會員。

  隨着電商促銷的套路越來越多,不少消費者發現,有時線上所謂的大促甚至比不上線下店打折優惠來得實在。陳小姐經常買的一品牌衣服,在11月想趁着電商促銷期間入手,卻發現不僅打折力度不大,如果不滿減就隻有八折,而且還缺貨,「之後我直接到線下品牌的奧萊店直接就打六折,每個尺碼都有貨,而且也不用我加會員」。

  在電商平台頻繁促銷的背景下,電商節日期間,「低價」問題已受到多方關注。今年11月,中消協就提醒消費者「低價」不可迷信。

  電商平台店鋪把關不嚴 坑多難維權

  此外,如今電商平台上店鋪繁多,參差不齊,把關不嚴,蒐索設置不合理,消費者在篩選過程中耗費了許多精力。倘若遇上售後問題,更是維權難。

  日前,消費者李小姐在淘寶幫小孩購買校服,她在一家名為「廣佛校服貿易」店下單購買,但商家一直沒有發貨。等了近大半個月,李小姐要求店家退貨,店家售後沒有回復。

  於是,李小姐致電該店鋪頁面留的客服電話,接通後「客服」表示工廠暫無貨、可以幫忙查下訂單。五分鐘後,這位「客服」回電李小姐稱根本查不到這個訂單,「我這邊是工廠的,你看看那個商舖是不是我們的工廠淘寶店,現在淘寶上好多這種店鋪,不僅賣得比我們工廠淘寶店貴,而且未經我們同意留的都是我們工廠的電話和旺旺!你趕緊去投訴!」隨後,李小姐在淘寶上另外一家出售該學校校服的店鋪,並下單購買,也遇到同樣的情況,而唯一生產這種校服的這家工廠淘寶店卻根本沒顯示在該校服的蒐索結果裏。經過投訴,李小姐跟平台方面溝通後才得到全額退款。

  記者在淘寶輸入該學校校服名稱進行蒐索,仍然蒐不到校服生產廠的店鋪,隻有找到工廠公眾號,再根據工廠的名字在淘寶蒐索,才能找到工廠店家。「經過我投訴,淘寶只下架了其中一家店,還號稱扶持小微企業,所以把這家店鋪排在前列,但連店鋪頁面的客服電話等都不審核的嗎?」李小姐對淘寶處理仍有微詞。

  購物節應回歸商業誠信提質本質

  近年來,電商平台頻繁促銷,導致傳統電商「節日」不再火熱的情況,已受到業界的關注。

  電商專家、海豚社創始人李成東對記者表示,「雙11」「雙12」是阿裏造的兩個節,其實不僅「雙12」,「雙11」近年的關注度也在下降,只是前者的下降幅度更為明顯。他指出,現在直播削弱了傳統電商的這兩個節日,因為直播本身就是打低價,促銷低價對於消費者已經不新鮮,「其實對消費者也不好,會疲倦」。

  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所執行所長崔麗麗表示,「電商消費節本身就多,再加上今年各地都舉辦促消費活動,引起了市場一定的倦怠」。

  另外,業界指出,此次「雙11」引發的消費問題,包括歐萊雅安瓶面膜價差事件、薇諾娜虛假髮貨等,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商家、主播和消費者在「雙12」的戰鬥力。

  業內人士表示,針對購物節的發展還是應該回歸商業本質,追求高質量發展,從商品上突出品質化、創新性、個性化等特點,根據不同的消費需求進行供給調整,滿足更多分層用戶。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