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私人住宅總潛在供應量在上季錄得10.2萬個,為連跌五季後首度回升。
今年樓市回穩下,發展商積極促銷一手新盤單位,加上市場漸恢復入市信心,本港未售樓花及現樓貨尾已徐徐連降四個季度至第三季末止的約8.8萬個,為八個季以來首次低於9萬個水平,當中未售樓花量更是4年來的季度新低,回落至約6.2萬個。不過,本港未來3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總潛在供應量連續12個季度維持逾10萬個單位,更在連跌五季後首度回升。分析認為,這是因為發展商漸復換地發展意欲,導致未動工的單位量按季回升4000個至1.4萬個,創六個季度新高。/大公報記者 林志光
房屋局最新公布截至今年9月底止一手私人住宅供應統計顯示,今年第三季的一手私樓施工量只約800個單位,按季大減約68%,為13個季度的新低;首三季的施工量只約6900個單位,按年減大減61.9%。一手私樓於第三季的落成量約3300個單位,按季跌約28.3%,為五個季度新低;首三季落成量則按年升約23%至1.34萬個。
首十月一手成交已超去年
私樓施工量減少及落成量增加,而未售樓花及現樓貨尾單位數量在過去兩至三季都能緩緩下降,截至上季末各按季減2000個及1000個,總數回落至8.8萬個,是2023年第三季後首次低於9萬個水平,反映發展商今年積極促銷,以及市場漸恢復入市信心所致;發展商今年首10個月已售出約1.6萬個單位,超過去年全年之數足以佐證。
由於部分發展商開始對後市回復信心,趁目前地價偏低時與特區政府達成多個私人項目的換地補地價協議,故特區政府批出未動工的單位量按季回升4000個至1.4萬個,為六個季度新高,故此,令私樓總潛在供應量在回落5個季度後,上季反彈1000個至10.2萬個。
房屋局:住宅供應料維持高水平
房屋局發言人表示,該10.2萬個單位中,估計有約9萬個是實用面積小於753方呎的中小型單位,佔總供應量由第二季的87%微升至88%,局方預計未來數月將有11幅住宅用地轉為熟地,可提供約4600個單位。而隨着特區政府持續有序地增加房屋土地供應,相信未來3至4年的私人住宅預計供應量將維持在較高水平。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總監葉文祺表示,現樓貨尾及未售樓花量減少,顯示發展商正努力加快去庫存速度,亦令市場壓力漸減。但隨着發展商部分項目於本季及明年上半年陸續完成換地改契補地價,若基建時序及行政審批配合,總供應量仍會微微回升。
美聯物業分析師岑頌謙指出,上季總供應回升,主要是未動量增加,此屬較長遠供應。目前在多項利好樓市因素支持之下,發展商會積極賣樓,新盤旺勢料持續,現樓貨尾及未售樓花量會進一步減少,令未來3至4年總潛在供應短期內有機會回落至少於10萬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