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灣仔鄰近半新盤平均實用呎價
樓市持續低迷,龍頭或中小型發展商無一倖免要低價散貨。盈信控股灣仔One Wood Road變陣出擊,今年6月以招標形式出售一直食白果,發展商面對現實,改以價單形式發售,首推10伙折實平均呎價約2.3萬元,低於每呎成本價,較7年前同區新盤賣平13%。發展商豪言賣大包,能否回本已不重要。\大公報記者 梁穎賢
價單顯示,上述10伙清一色兩房戶,實用面積均為460方呎,與6月推出招標單位相同。價單提供4項付款方法,90天成交期計劃可獲24.75%樓價直減折扣,折實價984.9萬至1167.1萬元,折實呎價21411元至25372元。呎價及售價最低均為6樓B室。
樓價過去7年同步跌13%
折實平均呎價23003元,與該盤數步之遙同屬單幢盤的壹嘉,於2017年6月推出的首批52伙,折實平均呎價26515元,意味項目7年賣平13%。翻查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過往數據,壹嘉開價當時的CCL徘徊於159至160點,根據上周五即本月6日所報的CCL為138.68點,樓價過去7年同步插水13%,與One Wood Road的折讓脗合。
此外,據中原網頁顯示,該盤斜對面的萃峰,成交向來稀疏,今年僅得兩宗成交,全部蝕讓。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高層A室實用面積1185方呎,今年5月成交價3417萬元,呎價逾2.88萬元,惟原業主賬面仍要蝕8%。中層D室亦於3月以1400萬元轉手,實用681方呎,呎價20558元,賬面蝕14%。
另灣仔地標之一的囍匯,新近3座低層B室一房,實用面積532方呎,最新沽1001萬元,呎價18815元失守2萬元關口,造價接近2013年購入價的955萬元,重返11年前水平。
盈信控股代表游國輝表示,以「啟動引擎價」形容今批開價,象徵由零起步,定價參考港島區物業,相比同區「好震撼」,計及地價及成本,首張價單一定蝕本,實情「賣大包」。豪言能否回本已不重要,最重要是買家買得開心、住得開心,不諱言目標客群主要是眼光獨到的「收藏家」。他補充,項目改以價單形式發售,旨在加強透明度,強調最初招標用意乃測試市場反應。另外,項目暫不考慮出租。
每呎成本價高達2.4萬元
資料顯示,盈信控股於2018年透過拍賣方式以底價4.85億元投得上址,每平方呎地價約1.16萬元,計及建築費及收購價,項目投資總額達10億元,每方呎成本價高達2.4萬元,高於首批單位開價。
項目由利嘉閣獨家代理,該行地產董事胡栢榮表示,同區多年缺乏全新盤供應,定價與區內半新盤相當接近,屬市價水平。
樓市於撤辣後一度興奮成交量大升,樓價更曾拗腰反彈,惟近期樓市不止打回原形,淡況更慘過撤辣前,發展商也與現實妥協,先後賣大包價出貨。如嘉華(00173)夥會地及中國海外(00688)的啟德海灣,也敵不過淡市一劈再劈蝕讓清貨。
恒和地產旗下長沙灣恒珀,剛加推2號價單,涉及12伙,實用面積300至462方呎,定價727.3萬至1243.3萬元,呎價24056至28129元,扣除約30%折扣後,折實價由509.1萬至870.3萬元,折實呎價16839至1969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