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前啟德跑道4幅商住地,幾乎每幅均是百億地王,成交價由98.93億至129.16億元不等,總額涉466.6億元
政府今年上半年出售商業用地上全軍盡墨,幸在本地及內地財團搶奪啟德海景商住地皮下,上半年賣地收入能躍升至同期第二位,超過543億元。市場更相信,如政府本季能成功售出估值高約千億元的高鐵西九龍站上蓋商業項目,全年賣地收入勢創歷史新高。/大公報記者 林志光
本港地價及樓價高昂,繼去年下半年驚現超級豪宅地流標後,今年上半年政府出售的住宅地雖未再有流標,但安排在上半年出售的啟德郵輪碼頭旁兩幅商業/酒店用地,卻接連出現流標及撻訂慘況。先是4C區5號地皮於今年1月在9家財團爭奪下,仍因未達政府所設底價而流標收場;之後6家財團於5月中入標競逐的4C區4號地皮,雖由高銀集團以逾111.24億元高價奪標,但卻在上月11日清付成交金額前,以經濟前景欠明朗及社會氣氛不穩理由,放棄完成交易,撻訂離場。因此,政府上半年出售商業土地完全鎩羽而歸。
四啟德地為庫房進帳466億
不過,政府上半年出售的7幅商住或住宅用地,雖未喜見有出現創全港紀錄的地王,但是本地及內地財團卻踴躍競爭下,特別是4幅前啟德跑道商住地,幾乎每幅均是百億地王,成交價由98.93億至129.16億元不等,總額涉466.6億元,其中會德豐地產、新世界(00017)、恆地(00012)、華懋、中海外(00688)及帝國等6家發展商所組超級財團,以125.9億元投得的4C區2號地,每呎樓面地價超過1.96萬元,改寫東九龍商住地紀錄。
內房趨活躍 七幅投中四幅
至於去年蟄伏的內地發展商,今年上半年又再出擊,該7幅住宅/商住地皮,有4幅是由內房以獨資、合資或與本地發展商組財團投得。如上月底華潤置地(01109)及保利置業(00119)便合作,斥129.16億元擊退本地發展商,奪得啟德4C區1號地;雅居樂(03383)陳氏家族今年2月亦以11.3億元投得大嶼山長沙住宅地。如純內房成功投地計,所佔比例約28.6%,如連中海外夥本地發展商所投得兩幅啟德地皮在內,佔比卻高達57%。
政府上半年成功售出的7幅地皮,為庫房帶來逾543.08億元賣地收入,較去年同期增約20.5%,並取而代之,穩佔同期第二高位。
政府本季安排出售商業及住宅地各兩幅,估計可套現逾1300億元,單高鐵西九龍站上蓋商業項目便值約千億,因此,如成功售出,賣地收益勢必大增,打破前年近1300億元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