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元首會談於本周四結束後,全球各路英雄都忙個不停,皆因要分析未來的大國政經局勢走向,以及金融市場可能會出現的變數和機會,在不同立場及動機包裝下的報告仿如雪片般飛來,筆者差不多每天都要看超過30篇文章,當中最多涉及的肯定是有關地緣、經貿和金融問題與論述,過程中發現絕大部分的觀點,都沒有給出明確的方向及投資目標,讓人感到有點和稀泥且不着邊際的感覺。
這對以交易為短期目標的投資者而言,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實操價值,或許這也間接造成了過去兩天大部分資本市場都有點迷網,走勢都是成交縮、價值跌為主調的深層原因。
依上述觀點而言之,A股及港股的偏軟也就是情理之中,預期之內了。本欄目上期已告知讀者諸君,筆者不斷在高位套利,同時秉持A股強於港股的判斷,對港股更是提早一步進行了減持的行動;所以,筆者對港股恒生指數於昨日以最低點(25906點)收市,並明顯被壓於26000點之下的局面完全可以接受。
美元強勢收割盟友
其實,昨日A股及港股的即市盤路,以及個股的熱點都顯得十分不同;港股是普跌,大藍籌至三、四線無一幸免,資金更有明顯撤出痕跡。至於A股則是資金及題材輪動,大部分投資者仍留在場內擇肥而食,伺機而動。簡言之,就是外資在拋貨,中資在托盤維穩。
相信這趨勢在下周初仍然持續,不過,滬綜指不會回調太多,3850點附近應該守得住,持貨不多或現金充裕者可以果斷在低位吸納,反而恒指則有較大跌幅之慮,或許會下試25000點,大家需要有點耐性才好,而且要做好風控呀。
另外,美匯指數近日展現強勢,周五更高見99.7水平,跟筆者上周預測衝向100大關的時間十分脗合;而這正正反映了近期美國真正開始從其盟友搶奪利益的實際行動:無論是日本及韓國的自願奉上,還是對歐洲的出賣及刻意「放血」,都實際加強了美國本土固本培元的功效及資本回血的作用,因此,近日英鎊兌美元已給殺跌至1.31的半年新低,而日圓更見154.4的超弱水平,縱然日經指數天天見新高,市面好像一片昇平景象,但日本的經濟和社會在中長期是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呢!
最後,在中美貿談找到「妥善」解決之道後,筆者預計政經的焦點又會回到歐洲及中東、俄烏及巴以等問題上,並且將會迎來最終章,戰事的終局及各方的妥協或將在2025年完結前揭曉!
(微博:有容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