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一點靈犀/「中國淡友」轉軚 揭穿美國隱憂\李靈修

時間:2025-10-23 05:01:53來源:大公报

  圖:克魯格曼指出,特朗普政府正在失去與中國博弈的籌碼。\AI製圖

  唱空中國多年的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日前罕見發表文章「力挺」中國:已經在能源與創新等領域實現對美國的反超,並最終將取得關稅博弈中的勝利。克魯格曼這一態度轉變值得關注。

  克魯格曼(Paul Krugman)因開創「國際貿易新理論」,榮獲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但最早令他在國際上暴得大名的,卻是其熱衷評議東亞經濟體的愛好。1994年,克魯格曼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雜誌上發表《亞洲奇跡的神話》一文,預測「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的高增長不可持續。」三年後亞洲經濟危機爆發,成功將克魯格曼捧上神壇。

  唱空亞洲一舉成名

  此後,「克魯格曼唱空亞洲」一直廣受外界關注。奪得諾獎次年(2009年),克魯格曼首度訪華就指出「中國想要通過出口來恢復經濟增長是不太可能的」。當然,這一預測很快落空,惟克魯格曼屢敗屢戰。2011年,克魯格曼在《紐約時報》發文稱中國經濟一定會「硬着陸」;2013年,他又撰文指「中國經濟就要撞牆了」。

  關於上述離奇言論的深層原因,筆者於2023年9月21日撰文《克魯格曼緣何「執迷」唱空中國?》總結過深層原因:一是文化偏見。「中國傳統文化不適合市場經濟發展」的觀念在他那一代西方經濟學家中根深蒂固。二是學術投機。研究經濟衰退的價值要遠高於研究經濟繁榮,不少歐美學者都寄希望在唱空中國的過程中,驗證自身理論的正確性。

  雖然克魯格曼沒能等來中國經濟崩潰,但他很快找到了個人流量的「第二曲線」。自2017年特朗普開始首個總統任期,克魯格曼就堅持在專欄中抨擊華府的經濟政策,贏得擁躉無數,晉升網紅行列。

  今年4月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政策不久,美國超過1200名經濟學家聯署簽署了一份《反關稅宣言》,警告此舉可能導致美國經濟衰退、物價上漲。當時克魯格曼曾斷言「特朗普將輸掉貿易戰」,並稱用關稅談判的方式孤立中國根本行不通。

  白宮失去博弈籌碼

  有趣的是,這次克魯格曼駁斥美國關稅政策的理據,竟源於對中國經濟的高度認可。他明言,以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作為衡量標準,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已大幅超越美國。也因此,美國經濟在貿易戰中更容易崩潰,因為中國能夠通過刺激內需彌補失去的美國市場,而美國可能需要數年才能擺脫對中國的出口依賴。

  克魯格曼還點出,特朗普正在失去與中國博弈的籌碼:

  一是,現時美國刻意打壓風能、太陽能等新興產業,甚至撤銷關鍵稅收激勵、叫停海上風電項目。而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進行大規模戰略投資,目前的發電量已達到美國的近兩倍。

  二是,白宮大力削減美國科研經費、攻擊高等教育體系。特朗普以打擊「覺醒文化」與「深層政府」為名行事,卻面臨着被中國科技和經濟實力永久超越的危險。在克魯格曼看來,美國社會近十年存在一種「反科學」、「反知識」的思潮,背後的主要推手是共和黨。

  事實上,持有類似看法的學者不在少數。新科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莫基爾(Joel Mokyr)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特朗普政府的高等教育與科研政策,或許是歷史上最大的「烏龍球」(own-goal)之舉。相比而言,中國政府對於創新的支持力度更加顯著。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