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高見遠識/內地企業落戶香港 利好商廈市場\顏慧萍

時間:2025-10-17 05:02:00來源:大公报

  內地企業來港設立辦事處的浪潮正成為驅動商業房地產需求復甦的重要動力。

  根據投資推廣署數據,2024年香港駐港公司總數達到創紀錄的9960間,其中內地企業佔據最大比重,達到26.3%,體現了香港作為內地企業「走出去」首選平台的戰略價值,主要來港企業涵蓋了數據智能服務、金融科技、資產管理等高增值行業,現象同時改寫了法律專業服務的經營格局。根據我們的報告《洞悉變局:香港法律市場的房地產分析》所述,從律師樓的寫字樓租賃現象可探視一二,內地律師事務所在港寫字樓面積3年來增長6.1%,而傳統英美及本地律師樓則出現收縮,結構性變化反映了香港法律服務市場正在適應新的客戶結構,為內地企業提供更加貼近其需求的專業服務,為跨境法律服務創造了新的增長點。

  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香港既是海外企業開拓內地市場的最佳跳板,也是內地企業走向國際的首選平台,定位使得香港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及地緣政治加劇的背景下,仍能保持獨特的競爭優勢,2025年IPO(首次公開招股)市場的復甦為優勢提供了有力支撐,本年上半年香港IPO集資額重登全球榜首,吸引了更多企業將香港視為資本運作的理想平台。值得一提的是,最新發表的施政報告所倡設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將為內地企業來港提供一站式平台服務,配合銀行業設立地區總部的融資激勵措施及優化稅務優惠安排,專責小組的成立不僅簡化了行政程序,更重要的是為內地企業提供了制度性保障,降低了來港投資的不確定性,更為利好內地公司選擇來港設立業務及分部,同時為香港商業房地產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及革新機遇。

  業主宜及早升級 滿足租戶需求

  首先,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的優化同樣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非住宅物業投資上限從1000萬元提升至1500萬元。調整預期將刺激交易量增長,特別是對分層寫字樓和零售商舖銷售產生正面影響,為商業房地產市場復甦提供了復甦支撐。

  與此同時,內地企業來港辦公,除了在地區分布上,中環、上環等傳統一線商業區域受到內地企業青睞,高質量的企業租戶也更為重視商業物業的軟硬件質素,包括多種語言接待區域、安全會議空間、先進IT基礎設施等,為滿足國際化租戶的需求,物業業主宜把握趨勢機遇,為物業項目升級。

  (作者為高力香港企業客戶服務主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