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工銀智評/港銀穩健增長 未來發展具韌性

時間:2025-10-16 05:01:56來源:大公报

  2025年上半年,香港銀行業的總資產規模創歷史新高,信貸需求回暖,存款持續上升,資產負債結構進一步優化,整體展現穩健增長態勢。

  具體來說,信貸回升助推總資產增長,債券投資保持強勁勢頭。截至2025年6月末,香港銀行業貸款總額達10.16萬億元,較年初增2.53%,實現近三年來首次同比增長。其中,本地使用貸款餘額為7.27萬億元,增長2.32%;境外貸款餘額為2.51萬億元,增長3.71%。信貸增長主要集中在金融、專業服務及能源等行業。與此同時,債券投資規模延續高增長,達8.72萬億元,同比增長20.49%。銀行業總資產規模升至29.85萬億元,較年初增長4.88%。

  其次,存款增長強勁、流動性充裕,貸存比率持續下行。客戶存款總額達18.7萬億元,增長7.63%,連續五季上升。低息存款增長顯著,達8.54萬億元,大增18.45%。外幣存款表現強勁,達10.31萬億元創歷史新高。由於存款增長快於貸款,貸存比率下行至54.33%的低位(港幣口徑為72%),顯示系統流動性充裕。

  非利息收入成增長動力

  第三,淨息差收窄,非利息收入成為利潤增長主動力。在港元流動性充裕、美聯儲減息預期等因素影響下,銀行淨息差(NIM)溫和收窄,零售銀行NIM降至1.51%。不良貸款率上升進一步壓縮銀行盈利空間,零售銀行不良率達2.13%,高於NIM水平,影響淨利息收入(NII)增長。與此同時,非利息收入成為主要利潤來源。2025年上半年,香港資本市場顯著回暖,恒生指數上漲20%,港股IPO融資大幅增長3.2倍,重回全球首位。銀行通過外匯、衍生品交易、財富管理、保險代理等業務實現盈利增長。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相關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0.8%,顯著拉動銀行稅前利潤。

  第四,資產質量邊際改善,資本與流動性指標創新高。雖然整體不良貸款率維持在1.97%的相對高位,但零售銀行及與內地相關貸款的不良率均有所回落,顯示風險有所緩解。資本充足率方面,香港銀行業表現穩健。截至6月末,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一級資本比率和總資本比率分別達19.9%、22.3%和24.4%,均創歷史新高。流動性方面,主要流動性比率(LCR、NSFR、CFR等)均遠高於監管要求,銀行體系穩健運行基礎進一步鞏固。

  展望未來,在兩地政策支持、美聯儲延續減息、金融市場活躍等多重因素帶動下,香港本地及境外使用信貸有望持續增長。儘管NII增長或面臨壓力,但非利息收入、特別是交易及財富管理業務將繼續成為盈利增長核心動力,銀行業在資產質量、資本與流動性方面仍具備較強韌性。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東南亞研究中心)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