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前閱兵引起國際注目,因展示了強大的軍事及外交實力。地緣政治的影響或許很深遠,實際如何尚待觀察,西方尤其美國很在意所謂「反西反美」聯盟的形成。另方面軍事上的意義卻即時可見:閱兵乃當前中國軍力的綜合體現,對西方起到震懾作用。因此必須細看其重要特點。
其一是新武器很多比例很高。有的是原有武器升級,有的是聽聞已久今次證實(如巨浪三型洲際潛射彈道導彈),更有的是未有聽聞而今次突然出現(如100型坦克、驚雷-1空基遠程導彈等)。有的還是一系列地出台(如鷹擊21反艦導彈、紅旗導彈等),令人目不暇給。這顯示中國的軍力趕超正取得重大突破:不少項目已追上先進,部分更開始領先。當然,閱兵還未能窺全豹:有的項目仍在試製測檢中(如六代戰機、福建號航空母艦),有的更可能留一手暫不予公開(如轟20)。因此更先進的還在後頭。
其二是展示了武器的系統性及全面性:涵蓋海陸空天火箭高能量網絡電子及後勤等軍種,涵蓋常規及核子,還有多種無人作戰設備。有的系統還有多層次性,如導彈覆蓋中短遠程、高中低空及不同技術特性,且攻守兼備。這顯示了中國軍力的全方位發展,除了武器設備的質及量外,還注重多元化全覆蓋,戰場所需巨細無遺。當然,今後還有許多新領域有待開拓,包括太空、亞太空、低空、界面、深海等,和無人系統、人機結合及仿生系統等新範疇。中國大可率先開拓搶佔先機,爭取先行優勢。
智能化無人化成新戰法
其三是新方向。閱兵不單展示了新武器,還展示了軍力發展的新方向,就是無人化、智能化、感知化、協同化、體系化等。在這新質軍力基礎上將可發展新戰略新戰術新戰法。
目前戰爭形式已進入與二戰不同的新階段。蘇聯解體後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多番戰爭,多是亞美尼亞借助蘇聯留下的重坦克及相應打法獲勝,但最近一仗阿塞拜疆大改打法,借助無人機獲得大勝。烏克蘭也是借助西方技術以無人機無人船力抗俄國,現時俄國也轉過來以無人機回敬。中國一直是無人機實踐高手,在中東反恐翼龍、彩虹等系列無人機打出名堂廣受採用。月前印巴空戰是又一重要例子;此乃第一個大規模超視距空戰。一般着重巴方所用中國戰機及導彈,實際上功臣還有電子、情報及其他軍備的整合,是空防系統優勢帶來的勝仗。
此次閱兵顯示中國已為新時代的新戰術新戰法做好準備有所部署,將可形成基於新武器新戰法上的新質軍力。由此中方也率先為未來戰爭定下了新標準,改變了過去一直由美軍定標的習慣。閱兵的最大意義及啟示就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