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經紀愛股/整治內捲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鄧聲興

時間:2025-07-26 05:01:51來源:大公报

  近年,內地電動車、外賣平台、鋼鐵、太陽能板等多領域內捲加劇,持續加碼的惡性內捲背後是高額的資本投入,或導致各行業價格和利潤下滑,對任何一間企業都沒有好處。連同美國關稅和貿易戰的不確定性等,或對相關企業業績及國家相關行業的發展造成壓力。

  對此,內地傳媒近日刊登關於「反內捲」的文章,提出整治「內捲式」競爭,引導企業找準自我定位,開展差異化競爭,提升創新動力和市場競爭力,以帶來效率提升和技術進步,進而給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顯示官方對相關問題的重視。

  筆者認為,一方面,企業應以更好的發展自身實力實現商家、消費者和平台的供應,進而實現活力、有秩序、更公平的消費生態,化惡性內捲為良性競相進步,煥發市場、企業、員工、政府及投資的活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另一方面,各行業的「內捲」背後也側面印證消費降級。奢侈品牌的波動、北上消費、新能源車及咖啡等多領域消費品降價潮,以及多個行業的銷售結構和消費者購買習慣等表現,均是消費降級的結果。若消費降級持續蔓延,恐怕變成經濟「通縮」的表現。

  再看最新數據,繼5月中國CPI及PPI數據顯示,五一及端午兩個全國性節日期間的消費增長,未能抵銷內需疲軟的拖累後,中國6月PPI同比下降3.6%,為2023年7月以來的最大降幅,降幅超過任一經濟學家的預測,亦是持續第33個月下降。雖然6月CPI結束連續4個月按年下跌,超預期的按年升0.1%。出口方面,上半年及6月人民幣計價出口均升7.2%,以美元計出口增長5.8%創4個月高,優於預期,或受關稅緩和等因素維持穩健,但下半年仍需繼續努力以應對潛在的延續性放緩。

  政策加碼提振內需

  總體顯示,中國通縮壓力的應對仍不可放鬆,除企業遵循政策指引而避免惡性內捲外,政策面都應繼續出台更多措施提振內需消費,特別是從提高居民可調配收入端尤為重要,如收入、提振股市樓市等。

  (作者為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證監會持牌人士,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