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數迭創新高,主要利好因素是全球貿易關稅的不確定性進一步消除,同時也對中美貿易有所憧憬,再加上穩定幣概念繼續發酵,對一眾科技和金融相關板塊也有一定推動作用。踏入下半年,生物製藥板塊繼續成市場動力,回望上半年,相關板塊走勢十分強勢,到了下半年開端延續理想表現,可以大膽預計相繼有資金追捧相關板塊。
繼續看好生物製藥股份,兩大因素可望成為推動力,第一是全球的競爭力,根據GobalData統計,在2024年全球跨國企業和中國生物製藥公司達成授權交易金額高達415億美元,按年增66%,到了今年,內地傳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創新藥海外授權交易超過50宗,總金額達484億美元。預計未來中國生物製藥的吸引力持續,而截至2025年中期,中國約佔全球臨床試驗管線的三分之一,以及上半年進入人體研究的創新藥候選物約佔50%,反映潛在進入市場的新產品佔比可觀,所以藥股「出海」的機會也就更高。
第二就是政策推動對該行業的保護,早前國家醫療保障局啟動的第11輪國家藥品集採當中,涉及的藥品不包括創新藥,顯示對行業創新的支持態度,要明白每種藥品由研發乃至臨床試驗再到正式出產所需的成本和時間也是不菲的,如果沒有一定的保障,對於行業的發展和潛在利潤空間將會有所打壓,所以保護措施也表明政策對該行業的看重和支持,生物製藥板的潛在利潤能力也能提升。
基於生物製藥板塊的風險系數不低,若果對藥物或相關治療方案的了解不高,可以嘗試透過ETF或基金形式進入市場。
(作者為實德金融策略研究部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