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周一(21日)曾升破25000關,創下2022年2月中旬以來新高,成交亦維持在高位,但細價股、穩定幣概念股則出現回落。昨天輪到商品股發威,煤炭、有色金屬表現亮麗,背後實際上是對內地反內捲政策的超前反應。本港《穩定幣條例》將於下月1日生效,預計經過近一個多月的主題熱炒之後,將進入分化。有機會獲得穩定幣發行牌照上市公司,以及擁有最活躍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的企業,有望成為中長期的贏家。
擁跨境支付業務 料可率先獲牌
筆者近期參與了多個穩定幣電話調研會議,發現投資者對於香港發展穩定幣市場的前景有較大的分歧。其中一家有意申請穩定幣牌照的上市公司,似乎對本港推動建立穩定幣市場,持較保守的態度。主要原因是擔心本港穩定幣市場如何定位,是掛鈎港元還是離岸人民幣。儘管投資者更為看重的是發行離岸人民幣穩定幣,但到目前為止,本港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只有1萬億左右,能否支持本港的穩定幣市場做大做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過,萬事開頭難,現時市場存在的分歧正是未來成長的空間,而投資者達成共識的過程,正好也為相關股票帶來重新定價的可能。
8月1日開始,穩定幣牌照將開放給相關公司申請,最新的說法是由於內地央企、金融機構、互聯網巨頭申請踴躍,本港的監管機構擬採取邀請制。即負責監管發牌的金管局,將與有意向的穩定幣牌照申請人預先溝通,了解對方是否合乎基本申請資格,只有在預溝通中獲得基本認可,才會由金管局發出申請表格。同時,監管層另一項看重的因素是擁有穩定幣應用場景的企業。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較早前表明,提交具體可行的商業計劃,明確穩定幣的實際應用場景,首階段將重點支持跨境貿易和Web3等相關領域。因此,順着發牌的政策脈絡,擁有跨境支付核心競爭力的公司,有可能成為獲牌中的「黑馬」。
穩定幣相關標的經過近期快速上漲,部分上市公司趁市場良好氣氛上進行「抽水」,令行情波動增加。從短期來看,香港相比美國在穩定幣市場的拓展仍在初期階段,未來必定從概念炒作逐漸挖掘有基本面支撐,可以對標美國同業的標的。現時本港最高市值的穩定幣概念股,不到70億美元市值,而美國同業龍頭已超千億美元。故此,發掘港股中的Coinbase(COIN)、Circle(CRCL)、Robinhood(HOOD),不失為可行的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