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持續支持資產代幣化發展,金管局亦積極開拓探索央行數字貨幣(wCBDC)的應用。資產代幣化主要指將傳統賬簿上的資產進行代幣化處理,以分布式分類賬技術(DLT)平台進行交易。資產代幣化創新並豐富了市場可交易資產品類,承載着香港打造虛擬資產中心、鞏固資產和財富管理中心地位的雙重願景,亦是打造WEB 3.0生態的關鍵舉措,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多元化注入活力,因此獲得特區政府、監管機構和金融同業的廣泛關注。
自2022年《有關香港虛擬資產發展的政策宣言》發布後,在2023年成功發行首筆代幣化政府綠色債券。金管局和證監會合作強化代幣化資產監管,聯合推出虛擬資產監管指引並啟動Ensemble項目。2025年《財政預算案》說及將發布第二份發展虛擬資產政策宣言,並逐步完善穩定幣發行、場外交易(OTC)及託管服務等領域的監管。
發展代幣化的重要基礎之一,是打造成熟、清晰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監管框架。首先,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的運營採用「雙牌照」模式,即營運者需向證監會申請第1、7類受規管活動牌照,以及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牌照。目前共有10家平台獲得虛擬資產交易所牌照。其次,明確虛擬資產交易、諮詢及資管服務機構需遵循的特定監管要求。截至2025年5月,全港可提供虛擬資產交易服務的機構有38間、可就虛擬資產提供意見的機構有36間、持有第9類牌照且管理組合中虛擬資產佔比超10%的機構有38間,主要為券商、資管機構及虛擬銀行。
金融創新助鞏固金融中心地位
另一方面,全方位完善資產代幣化業務相關制度規範也是重中之重。一是明確穩定幣發行人牌照制度。2024年3月,金管局啟動穩定幣發行人「沙盒」計劃,試點涵蓋支付、供應鏈管理和資本市場等場景,在12月通過憲報刊登《穩定幣條例草案》並提交立法會一讀,預計2025年正式推出。二是籌劃虛擬資產場外交易牌照管理。預計2025年內就相關牌照制度進行公眾諮詢。三是規範虛擬資產託管發牌制度。金管局於2024年2月發布《有關認可機構提供數字資產保管服務的預期標準的指引》,指導虛擬資產、代幣化證券等數字資產託管業務,下一步計劃於2025年推出虛擬資產託管服務發牌制度草案。
特區政府持續推進金融創新的長遠目標,有效發展多元化經濟和投資重要基建,吸引全球機構和投資者參與,進一步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東南亞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