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國際資金增持人民幣資產意欲強,因此中國國債持續受到追捧。
由於美國聯儲局及歐洲央行減息存在變數,今年來全球主權債繼續無運行,債價跌跌不休,整體呈現負回報!然而受惠貨幣政策具有寬鬆空間,中國國債表現優於全球,過去三年累積回報約15%,展現出穩健性,成為國際資金理想避風港,同時也助力人民幣國際化,推動人民幣在全球結算、支付、儲備功能顯著提升。
美歐遏抑通脹未竟全功,美國4月消費物價指數(CPI)升幅仍達3.4%,高於2%通脹目標,而德國5月消費物價指數升幅由4月2.2%加快至2.4%,對利率走勢敏感的環球債券市場而言是利淡消息,包括美國、歐洲等主權債價格繼續受壓,延續去年跌勢,未見有起色,投資者對美歐債券顯然有很大戒心,一方面是美歐高通脹警報未完全解除,美聯儲、歐央行減息存在很大變數。
長線資金投資首選
另一方面是市場關注美歐債務膨脹風險,特別是美國繼續瘋狂印鈔發債,以填補龐大赤字,大量新增債券供應,必然會嚇怕投資者。
自美聯儲前年開始加息以來,環球債券市場便無運行,追蹤全球主權債表現的債券指數在今年來下跌4.5%,延續去年跌勢,其中,美國國債平均回報持續見紅,跌約2%,似乎債券市場投資者對利率見頂回落有所保留,不相信美聯儲年內減息。更重要的是,近月美國財政部標售國債的市場反應欠佳,認購倍數比預期為低,顯示市場有「食滯」的感覺,對美債而言是一個嚴重警號,反映市場對美國放任無限發債的不滿。
三年累積回報15%
全球債市吹淡風之下,中國國債成為包括各國央行、退休基金等國際長線資金投資首選對象,原因人民幣債券資產在過去多年提供穩定而且吸引的回報,已成為理想投資資產及避風港,從近期特別國債發行反應佳之中可反映出來。受惠中國經濟保持向好,貨幣政策仍具有寬鬆空間,以鞏固經濟復甦基礎,令中國國債價格表現持續優於全球。今年首季標普中國主權債指數上升2.8%,而在過去三年及五年分別累積回報約為15%及24.7%,表現較美歐國債優勝一籌,可見中國國債在全球吸引力不斷提升,資金淨流入的規模愈來愈大。
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現時中國國債成為熱捧對象與投資焦點,境外投資者持續淨買入在岸人民幣債券,累積持倉總值逾4萬億元人民幣,反映市場對人民幣資產的投資需求持續增加,特別是近月中國經濟數據如外貿出口、工業生產優於預期,證明經濟穩步復甦,次季經濟有望保持5%左右增長。事實上,人民幣匯價表現靠穩,即使美元偏強,但今年來人民幣兌美元僅下跌約1.9%,較澳元2.7%、加元3%、瑞士法郎8%及日圓10%的跌幅為少,人民幣匯價穩定性可見一斑,同時亦是中國國債持續吸引資金流入的重要因素。
事實上,國際資金增持人民幣資產意欲強,中國國債持續受到追捧,例如在港發行國債比美債更搶手,吸引各國央行、資金管理公司、退休基金認購,對人民幣國際化起着積極推動作用,提升人民幣在全球支付、結算、儲備功能。今年4月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佔比為4.52%,穩居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的地位。
中國國債吸引力持續提升,國際資金增配中國國債等人民幣資產,涉及金額將會不斷擴大及提升,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勢必進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