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樓市新態/不忘前人奮鬥 珍惜當下生活\汪敦敬

時間:2025-10-01 05:02:48來源:大公报

  今年是中國抗戰勝利80周年,提醒我們今天的幸福是源於前人的艱苦奮鬥,這種感恩和珍惜情懷的價值觀,在日常生活十分需要。近年來,不少年輕人認為上一代搶去了社會資源,令其難以奮鬥,但其實是上一代秉承艱苦奮鬥精神去改善了現時的生活。

  筆者童年時家貧,能夠由漏水的石屋區搬到徙置區已是一種幸福。也如「粵語殘片」的劇情一樣,童年時爸爸患上肺癆吐血入醫院。70年代肺癆是絕症,能夠僥倖活下來,又是一個苦中的幸福。大家姐又因為受精神病影響,多次出入青山醫院。當年的醫療方法及藥物效果遜色、社會資源亦不足,所以筆者一直很反對有人濫用「白卡」(即殘疾人士登記證)去逃責或者爭取利益,因為此舉間接剝削了病人的資源,需知道貧窮家庭患者是何等痛苦?

  筆者從事地產代理工作生涯中,見不少人利用虛假病歷去簽署文件,簽了後想輸打贏要就出示「白卡」,亦有些客人簽「睇樓紙」的時候,找持有「白卡」的親人來簽署,然後就要求不給佣金。在魚目混珠的環境下,亦令有關機制的公務員更容易錯判,這些都是對真正精神患者不公平。

  童年時,多數徙置區家庭在改善居住條件方面都有超過十年的經歷,大家都想搬去有獨立洗手間的單位,當時稱為「廉租屋」、與後來的公屋相似,但很多人與筆者一樣,到真的離開徙置區的時候都未申請到,這是一家人的期盼,改善生活就要靠打拚。

  後來筆者的媽媽成功置業,亦是欠下一身債,換來的是另一階段的甜酸苦辣。今天很多年輕人認為不重要的環境和機會,也是一步一腳印行出來的。

  香港現在幸福很多,輪候公屋等幾年就可以「上樓」,亦有大量的綠、白表的置業計劃。在筆者的成長過程中,感謝二家姐培養我從事地產代理業,亦幸運在奮鬥過程中遇上太太,投資上亦有一點成績,因此我盡量分享個人理財經驗和報道地產情況,希望幫到年輕人。但的而且確,後世慢慢忘記了前人的艱苦奮鬥,亦不覺得自己身在福中,筆者認為政府應留意這種民間的價值觀,讓市民不至於在網絡世界迷失。

  命運的確是有安排的,筆者童年的時候,經常前往青山醫院探望大家姐,最近我獲醫院管理局邀請進入醫院管治委員會成員(青山醫院及小欖醫院),希望可以作出一些回饋,更加希望社會的資源能夠更準確地去支持真正病者。

  (作者為祥益地產總裁)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