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政經熱話/意大利債務危機重燃\中信建投研究所宏觀固收黃文濤團隊

時間:2022-10-07 04:24:18來源:大公报

  圖:能源危機未見根本解決方案,增加意大利財政壓力。

  9月下旬,意大利議會選舉投票結束,數據顯示由意大利兄弟黨、聯盟黨和力量黨組成的政黨聯盟獲得約44%的選票,兄弟黨黨魁梅洛尼將上台成為意大利首位女總理。意大利與歐盟的關係、經濟政策和債務問題可能出現新的變化。經濟政策上,梅洛尼對減稅、增加民眾福利的承諾,以及國有化傾向可能增大財政壓力。

  自1945年戰後以來,意大利共有67屆政府,平均任期1.1年,且多數時間以各黨派聯合政府的形式執政。20世紀90年代至今,沒有一個政黨和聯盟成功連任。意大利實行兩院制議會。眾議院是兩院制議會的下院,擁有630個席位。參議院是兩院制議會的上院,目前擁有315個席位。與英國不同,意大利眾議院和參議院擁有同等的影響力,任何法律都必須得到兩院的批准,歷屆政府都須得到兩院的支持。

  新冠疫情促成歐洲央行前行長德拉吉在2021年初領導組建全國聯合政府並出任總理一職。2020年,意大利遭受新冠疫情的嚴重打擊,累計確診超10萬人,是疫情死亡總人數最高的國家之一,並出現嚴重的經濟混亂。德拉吉內閣得到了所有主要黨派的支持。然而2022年7月,聯盟黨和五星運動撤回對政府的支持,德拉吉兩度請辭總理一職,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隨後解散參眾兩院及提前舉行國會大選。

  本次新選出的政府由梅洛尼領導的意大利兄弟黨、貝盧斯科尼主導的力量黨和薩爾維尼領導的聯盟黨組成聯合政府。

  大選中意大利兄弟黨獲得26%的選票,力量黨和聯盟黨分別獲得約8%、9%的選票。梅洛尼在競選中的主要對手,萊塔領導的民主黨以19%的得票率位居第二,將領導反對黨。

新政府與歐盟行動一致性下降

  執政聯盟的政策取向惹關注。意大利兄弟黨成立於2012年,宣揚保守主義價值觀、反移民和提倡民族主義,經濟上支持國有化,反對外國投資和全球化。薩爾維尼的「聯盟黨」和貝盧斯科尼的「力量黨」則更加突出主張削弱歐盟權威。

  至於在俄烏地緣政治問題上,聯合政府面臨內部分歧。

  本輪競選期間,兄弟黨表示堅定支持北約,擁護歐洲對俄羅斯的制裁。但薩爾維尼的聯盟黨和貝盧斯科尼的力量黨站定親俄立場,均曾公開表示支持俄羅斯總統普京,質疑歐盟制裁俄羅斯的行動。但總體而言,出於對意大利在歐盟的利益和地位的重視,預計聯合政府內部在俄烏問題上有望達成相對一致的立場,避免與歐盟出現直接衝突。

  意大利與歐洲的關係上,梅洛尼政府與歐盟之間的關係將更加複雜,若雙方在關鍵問題上無法達成一致,可能引發歐盟行動一致性的下降。

  兄弟黨的盟友──聯盟黨和力量黨有較為明顯的反歐盟傾向,儘管梅洛尼及兄弟黨承諾不會與歐盟對立,但在競選期間表示,意大利對歐盟的貢獻超過獲益,因此將重新審視與歐盟之間的各項談判。德拉吉作為前歐央行行長,在任期間保持了對歐盟政策的高度配合,以意大利國內經濟結構改革(「競爭法令」)和財政紀律換取歐盟復甦基金支持,該基金總規模8090億歐元,其中1920億份額擬支持意大利。梅洛尼已經明確提出將重新和歐盟談判復甦基金相關條款,放慢結構性改革(例如減緩向歐盟投資者開放部分行業),減少對意大利的財政約束,增加支出。

  儘管梅洛尼一度宣稱控制債務,但由於其盟友薩爾維尼在競選中承諾降低失業率,導致梅洛尼最終表示可能需要增加額外債務「作為最後手段」,或許會促使梅洛尼以意大利債務風險為籌碼向歐洲施壓,對維護歐洲財政紀律、解決債務問題構成挑戰。

減稅增福利 財政壓力加劇

  經濟政策上,梅洛尼對減稅、增加民眾福利的承諾和國有化傾向可能增大財政壓力。

  與英國政府類似,兄弟黨的施政綱領包括削減能源和其他必需品的增值稅,對個體經營者實行23%的統一稅率,增加對家庭能源消費補貼,提高失業、養老保險的最低額,增加家庭生育補貼等。產業方面,梅洛尼支持航空、電信等行業國有化,支持擴大基礎設施投資等。同時具有鮮明的保護主義色彩,意圖將外國投資審查範圍擴大到歐盟投資者,並要求非歐盟企業如果想在意大利投資,必須提交銀行擔保。

  能源方面,聯合政府支持歐盟的能源價格上限,並希望重啟核能建設,擴大可再生能源供給,以應對能源危機。但總體而言,梅洛尼的政治綱領缺乏明確的綱領和清晰的細節,仍需持續關注未來出台的各項方案。

  由於長久以來存在的人口、文化和結構性問題,意大利經濟多年來增長乏力,自2000年以來國內生產總值(GDP)長期在零增長上下徘徊。

  2022年失業率維持在8%附近,8月通脹率9.1%,三季度PMI落入50的榮枯線以下,消費者信心降至歐債危機時期水準。2023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已被下調至1%以下,加大了財政壓力和債務管理難度。2010年至2018年,出口是意大利GDP的唯一正向貢獻因素,其他部門都在萎縮。長期來看,意大利還面臨嚴重的老齡化問題,經濟合作組織預計,到2040年,意大利的勞動年齡人口將下降12.5%。新政府還必須應對不斷飆升的通脹和不斷上升的利率,同時幫助民眾緩解生活成本危機。

債務佔GDP徘徊150%警界線

  財政與債務方面,疫情期間意大利債務升至GDP的155%,當前勉強控制在150%的警戒線以內。中央政府債務規模達2.67萬億歐元,僅次於美國和日本,位居全球第三。由於能源成本飆升,德拉吉政府今年增加660億歐元的財政支出以支持家庭和企業部門,而隨着歐央行加速加息和緊縮進程,債務問題面臨更大壓力。

  儘管此前在德拉吉、馬克龍等領導人協調下,歐盟對各國債務和赤字方面的紀律放鬆了限制,更加強調「靈活性」,當前歐央行已成為意大利國債市場最大持有者,但債務問題始終隱憂未解,當前意大利與德國利差再度走高至2.5厘左右。而執政聯盟內部對控制債務存在一定分歧,梅洛尼態度較為模糊。10月新政府上台後,首要任務就是制定2023年政府預算並提交歐委會通過,屆時將直面增加支出和控制債務之間的兩難,該預算案或將成為10月歐洲國債市場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事實上,能源危機未見根本解決方案,增加意大利財政壓力。

  俄羅斯天然氣佔意大利進口量的40%,意大利70%以上的電力依賴進口,增加了在歐洲當前能源危機面前的脆弱性。近期意大利經濟部長表示2022年的能源淨進口成本將較去年增加1倍以上,達到近1000億歐元。當前意大利天然氣存儲量達到總存儲能力的80%,但仍不足以覆蓋生產端能源需求。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