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創科前沿/港聚焦三方向 激發金融活力\香港創業及私募投資協會董事 張宗博士

時間:2022-06-24 04:24:32來源:大公报

  圖:香港依託大灣區,以「香港研發、灣區製造、內地行銷」的模式發展創科大有可為。

  香港的低稅率環境、簡單稅制結構、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吸引了眾多私募來港拓展業務。香港回歸祖國25年來,私募資本與銀行、保險、證券及其他金融業一起,助力香港取得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包括全球競爭力排名不斷攀升、營商環境躋身全球前列、國際金融中心排名穩居世界前三。

  站在回歸25周年的歷史新起點,本港既具有「一國兩制」獨特制度優勢、全球最大市場作為支持;又面對新加坡、迪拜等其他國際都市的挑戰。香港如何應對?筆者認為,各界應着力聚焦以下三點:共同維護穩定的社會與營商環境;通過制度創新穩固並增強國際金融中心的吸引力;以(金)「融」促(科)「創」,推動香港豐富的科研資源轉化為實際生產力。

  一:維護穩定社會及營商環境

  香港作為全球前三位的國際金融中心,匯聚世界最主要的金融機構,承擔資本、外匯、債券、商品期貨、黃金等金融交易的安全職責。修例風波的發生,不僅危害本地經濟民生,亦對本港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帶來負面的影響。幸而中央及時出手,國安立法及完善選舉制度,並順利完成三次重要選舉,香港由此迎來了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的重大轉折。

  我們堅定地認為,只有更好地維護香港的社會穩定與營商環境,才能更好吸引國際資本、金融機構及金融人才。這是新一屆特區政府管治團隊和社會各界的共同任務與願望。

  二:通過制度創新吸引內外資

  近年來,以「一國兩制」為核心,香港在聯繫內地與連接世界兩個方向上探尋制度創新。一方面,在《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等協定的加持下,香港進一步推進了跨境支付、融資、財富管理、金融科技等領域的制度試點;利用好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QDLP(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等渠道,將香港金融市場的活水,以及監管體系與風險管理制度的優勢引入內地,助力內地企業在全球資源配置;同時也與海外投資者分享中國經濟的發展紅利。

  2020年8月實施的《有限合夥基金條例》(LPF),為私募資本機構提供一個簡潔高效的制度架構,有力吸引業界考慮在香港成立和營運基金,吸引設立於開曼群島、美國特拉華州及盧森堡等地區的離岸基金遷冊來港。

  2022年1月,港交所推出「特殊目的收購公司」機制(SPAC),此舉有助於扶植新星企業茁壯成長,也令到香港金融市場的上市產品種類更趨豐富及多元化。

  值得關注的是,香港擁有八大高校、科研資源豐富;依託粵港澳大灣區,「香港研發+灣區製造+內地行銷」的模式大有可為;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亦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近5年來,香港於科創領域投資1500億港元,推動初創企業、研究實驗室以及相關基建快速發展。但與美國硅谷、北京中關村乃至一河之隔的深圳南山科技園相比,香港科創生態仍有相當差距。其中,創業投資(VC)群體的規模與影響力是明顯的短板。究其原因,香港金融市場發達,投資者產品選擇眾多,但大疆、商湯等香港本土的科創造富故事太少。公營組織、金融機構、本地傳統投資者青睞於基礎設施、房地產、消費健康等穩健投資的氣氛濃厚。

  三:引導投資以「融」促「創」

  從內地經驗來看,僅以市場自發行為投資科創的力度有限。地方政府適時有所作為,通過引導基金投資,帶動市場主體於科創領域「投早(期)投小(企業)」,並且取得明顯成效。筆者建議特區政府參考上述做法,在「Hong Kong Growth Portfolio」計劃中,除現有偏重後期投資的私募股權基金(PE)之外,更需要加大力度引入創業投資機構(VC),帶動更多市場機構一同參與以(金)「融」促(科)「創」。

  如是,香港本地的創業投資群體才能有機壯大,為科研成果轉化提供第一程,也是最關鍵一程發展的彈藥;為對接灣區製造、內地行銷奠定基礎。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