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今次政府架構重組方案中,「創新及科技局」改名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工業重要性得到特區政府認可,是一個好的開端。
行政會議近日通過了政府架構重組方案,將三司十三局擴大為三司十五局,增設三名副司長。整體而言,新的政府架構不僅能更好配合香港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下的發展定位,以及滿足本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亦理順了政府各部門之間的職能分工,有助於強化高層管治團隊和提升施政效能,更好落實下屆政府「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理念。
在今次架構重組方案中,「創新及科技局」改名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由筆者參與的一個大學研究團隊,在兩年前發布研究報告中指出,港資製造業延外發展模式對香港經濟及產業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帶動作用。此番「工業」在政府決策局中得以「恢復名號」,其重要性終於得到特區政府的認可,可喜可賀,亦是一個好的開端。
支援新型工業
香港再工業化自2016年提出以來,其推行工作便交由新成立的創新及科技局負責。本屆政府履新後,對創科局負責再工業化(先進製造業)、商經局支援傳統工業的分工安排延用至今。根據政府此次的講法,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得以「正名」,是反映該局在推動創科應用和智能生產方面的再工業化任務。但筆者相信,業界對改名後的創工局的期望並不限於此,更希望其擺脫過去的施政思維,能明確地將支援本地新型工業和境外傳統工業升級換代一併納入局方的職能和政策支援範疇。
筆者留意到,一方面,政府將制定工業政策相關的職能從商經局移交至創工局,卻沒有對創工局的組織架構作任何的調整,為擴大後的「工業局」增添必要的人手,包括首長級公務員。這不得不讓大家擔憂,日後政府會否如業界盼望的那樣,有能力為香港的再工業化牽頭制定全盤的、前瞻性的工業政策。
另一方面,當初創科局成立伊始,政府便將商經局轄下的創新科技署劃撥過去,作為協助推動創科政策的執行機構。但「工業局」成立後,商經局轄下的工業貿易署卻並未併入其中,亦未有成立新的專門負責協調工業政策的執行部門,以反映該局擴大後的職能,難免會讓人對工業政策日後的落實成效有所擔憂。
值得關注的是,若下屆政府延續創工局與工貿署分立的管治架構,支援傳統工業發展依舊由商經局跟進;日後工業相關的政策將由兩個政策局分管,當局又如何能確保政策有效地、統一地推行,避免出現政出多門、讓業界無所適從的情況出現?更何況,再工業化離不開推動創科成果商品化、產業化,如何搭建科研界與產業界,特別是「珠三角」港企的對接與合作橋樑,至為關鍵;如果政府本身的架構及職能分工未能理順的話,勢必會導致本港科技與工業脫節、產研合作不彰的弊病難有根本性的轉變。
協助拓展內銷
至於重組後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因部分職能被轉移到其他決策局,例如不再分管旅遊和創意產業,「瘦身」後更能聚焦於商貿相關的主業。筆者認為,商經局應思考在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形勢下,如何加強與內地更密切的聯繫,謀求兩地發展共贏,以及配合資源的投放,為內地港商、港人推出更多貼地的支援措施。
就此,筆者曾通過立法會的渠道,向政府了解當局過往在支援內地港商、專業服務界別、創業人士方面有何相關機構、每年涉及的開支、人手等有關詳情,以及近年上述人士的數目變化。然而,當局一直未能提供以上兩項關鍵的統計數據。若當局未掌握相關資料,試問又如何能令人信服當局在支援內地港商、港人方面的工作是行之有效呢?
近期有多個內地的港商團體向筆者反映,他們留意到今年財政預算案中提到,未來三年將共撥款1.35億元予貿發局,並推出「內地發展支援計劃」。
作為最能直接接觸到內地港商和港人的商會和團體,他們更了解當前業界的困難和發展所需,故希望政府在支援港商開拓內地商機方面可以發揮更大的角色,而不應該再過於依靠單一法定機構。當局值得考慮提供恆常化或項目形式的資助方案予內地港人商會及團體,資助他們強化服務功能,協助港商拓展內銷市場及發掘內地商機,令發展內銷市場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工作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