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明觀四海\灣區發展的兩個新方向\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 梁海明

時間:2020-02-26 04:24:01來源:大公報

  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發展,資金並不短缺,亟需人才與技術,以及如何吸引更多企業與個人前往

  不知不覺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已頒布一年了,就好像一個一歲大的小嬰兒,他從出生到現在難免會有些跌跌撞撞,但總體而言,在母親(中央政府)的關懷下,兄弟姐妹們(中央部委、各省市自治區)的幫助下,以及依靠自身的努力,大灣區至今發育情況良好,正朝着健康成長的道路前進。

  作為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小嬰兒,大灣區未來無疑讓人寄以厚望。那麼,粵港澳大灣區近期該朝什麼方向着力,才能一方面更緊貼規劃的要求,另一方面更有利於為中國的城市群,乃至為世界經濟未來的發展樹立規範呢?筆者有如下幾個建議。

  全面升級「認知城市群」

  其一,將粵港澳大灣區由目前的智慧城市群,升級為「認知城市群」。近期讀者們更多在家裏辦公,學生們更多留在家中通過互聯網上課,無疑對智慧辦公、智慧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意味着以智慧產業作為主導的智慧城市,未來將大有可為。事實上,發展智慧城市群已經成為世界發展潮流,粵港澳大灣區若要引領世界未來發展潮流,需要有更前瞻的國際視野,更超前的思想,那麼,大灣區的目標不能僅僅限於打造成為一個智慧城市群,而是應該更進一步打造成為全球首個認知城市群,同時在發展智慧銀行和成為認知城市群科技人才聚居地等領域深耕,如此才有助於推動大灣區成為新時期世界「大灣區經濟」發展的典範。

  智慧城市群的下一個發展階段,不再是政府和民眾收到單向的交通條件或服務中斷的信息流,而是發展成為認知城市群,這體現在一方面將為政府和民眾創造一個信息共享,互相協作的雙向環境,這將促使城市群主動向民眾提供服務,尤其是自主決定提供個性化服務。另一方面,認知城市群則是充分發揮民眾的智慧,隨科技水平的提升、社會的進步、知識積累的加速,民眾將從城市規劃的被動承受者成長為直接的參與者,自己對城市發展的意願和想法將得到採納和實現。例如,在認知城市群中,民眾可以向交通網絡、能源使用等城市系統提供信息,以使這些系統更適應他們的行為。

  如果粵港澳大灣區能夠更進一步打造成為認知城市群,這不但可以成為全球首個認知城市群的發展楷模,引領智慧城市的發展潮流。而且,還將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政府和民眾從這種持續的互動中、持續的學習中互相獲益,並通過政府和市民的集體智慧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和科技更好地發展,這將是一舉多得。

  粵港澳大灣區未來要抓住這個機遇,需要吸引更多相關科技人才和科技公司進駐粵港澳大灣區。對於發展認知城市群目前最缺乏的不是資金和項目,而是思想和人才。環顧全球,要發展成為智慧城市乃至認知城市群,思想、人才和資金三要素缺一不可。例如,科研水平甚高,培育了大量優秀創新人才的法國,卻由於法規、語言和貨幣等領域未能與國際接軌,導致國際市場拓展能力欠缺,常常淪為他國「作嫁衣裳」,由法國人創辦的Criteo、Scality和eBay等國際性科技公司,紛紛遠赴他國上市並落地生根,反而無力推動法國本土的創新經濟。對於粵港澳大灣區而言,區內並不缺資金,但亟需將思想和人才短板補上,吸引更多的企業與個人前往粵港澳大灣區,在認知城市群和移動支付系統等領域進行科研攻關,以及共同培育相關人才,對內充實發展認知城市群的科研力量,對外可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

  打造「泛粵港澳大灣區」

  其二,打造「泛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不僅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為認知城市群需要大量人才,大灣區打造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同樣需要具備大量人才。雖然作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不僅有着豐富的高校資源,也集聚了一大批高水平的重點實驗室與科研機構,為大灣區人才創新、創業提供了基礎條件。具體而言,粵港澳三地約有150所高校,且香港有4所世界排名進入前100名的大學,具有較高的高等教育水平和較強的科技創新能力;澳門的旅遊教育等學科專業水平高居全球前列;而廣東高等教育體量龐大且擁有完整的學科布局和產業鏈。

  然而,與世界著名的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人才聚集力仍然相對較弱。根據《粵港澳大灣區人才發展報告》,粵港澳大灣區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較低,僅為常住人口的17.4%,美國三藩市灣區受教育程度為本科及以上的勞動力佔全體勞動力的比重達到46%,美國的紐約灣區也達到42%;日本東京灣區的大學和研究生院的學生數量在2010年就已超過106萬人,佔日本的36.7%。

  而且,粵港澳大灣區過去經濟仰賴金融、物流、港口貨運、旅遊等,缺乏足夠的科技人才,尤其缺乏科技管理人才,大灣區各城市未來需要從科技人才儲備豐富的地區、高校挖人才。

  要吸引更多人才前來粵港澳大灣區,需要有「泛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皆因當前的對外傳播只強調粵港澳大灣區,會讓外界認為只是大灣區11個城市的內部協作發展。但在大中華區商業世界裏,普遍認為最好的企業協作,是香港人做財務,台灣人做廠長,新加坡人做行政經理,上海人做銷售。因此,打造「泛粵港澳大灣區」概念,有利於增強大中華區人才對粵港澳大灣區的參與感、認同感和融入感。

  與此同時,要上述創新科技人才、科技管理人才留得住,尤其是大灣區外部人才留得住,長期為大灣區貢獻,則可以考慮在粵港澳大灣區內的港澳兩個城市,尤其是在香港,設立更多的多元化中小學,妥善解決人才的兒女教育問題,消除人才的後顧之憂。

  作為高收入、高教育水平的國際化都市,香港一直吸引着大量不同背景的辦學團體。而且,香港目前有中小學空置校舍過百處,供應龐大,香港特區政府可考慮拿出一批校舍一次性分配給國際私立辦學團體,尤其是內地頂尖教育機構,比如擁有豐富中小學經驗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內地著名大學的附屬中小學前來建設新校,這一方面固然可以吸引內地科技類人才赴港。另一方面也可彌補內地背景團體和機構在港本地辦學經驗不足的缺陷,同時還可增加入讀這些學校的香港本地學生對國情、國策的進一步了解。第三方面,則可為香港本地學校引入更多內地頂尖高校資源,有利於中國內地和香港在創新科技、產學研領域和教育領域的更多合作。而且,這種做法並非沒有先例,早在2014年,香港特區政府在推進國際化教育理念、引進海外人才的施政方針下,就曾一次過批出5塊校舍用地來引入國際學校。

  簡而言之,已年滿一周歲的粵港澳大灣區,過去一年亮麗登場,吸引了中國乃至世界各地的眼光。未來的粵港澳大灣區要以更前瞻的國際視野,更超前的思想,更潤物細無聲的姿態邁向兩周歲,不僅為自身的發展,也要為中國的城市群發展,以及世界城市群未來的發展貢獻其應有的示範作用。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