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全球首個商用海底數據中心於2023年在海南陵水舉行首艙下水儀式。
中國在人工智能(AI)發展一直處於世界前列,所以數據中心市場也在不斷擴張。根據市場研究機構Technavio的統計預測,在2025年至2029年間,中國數據中心的市場規模將會增加2743.9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38.3%。
中國數據中心市場之所以能迅速發展,除了受惠AI發展和應用的普及外,相關技術的創新突破,也是不可或缺的增長動力。舉例說,中國近年開發了水底冷卻技術,其中海南海底數據中心項目於2023年在海南陵水便舉行了首艙下水儀式,這是全球首個商用海底數據中心。這技術不單可以省電省水,亦能夠解決計算和存儲過程散發大量熱能的問題。
耗電是發展AI的其中一個常見問題。在中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愈來愈多公司實行伺服器分散法(Server Disaggregation)。這種方法是把伺服器分為記憶與計算的兩種組別,藉以伺服器的效率得以提高。同時,透過這種方法,工作量可得到盡量和準確的分配,以令資源不會浪費,更可預防因某一環節出錯而要更換一整組合的伺服器。
配合新能源 提升碳效益
此外,中國亦正在把發展耗電量大的數據中心計劃,與國家能源政策結合在一起。根據早前公布的計劃,政府在新能源資源充足的地區,將為協調數據中心計劃和能源基建進行協調,例如在西部太陽能和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興建新數據中心,藉以讓新能源滿足高效能計算設施對電力日益增加的需求。據國家能源局表示,上述地區包括青海、新疆、黑龍江等地。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亦已為數據中心定下了特定的目標,希望在2030年底前,令這些中心每一單位的計算量,均符合高水平的國際能源效益和碳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