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主動出擊/人行出手穩匯率 鼓勵企業境外融資

時間:2022-10-26 04:24:13來源:大公报

  圖:分析指出,本月下旬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再次跌穿7.2關,匯率貶值壓力限制了人行的降息空間,但降準仍有可能。 資料圖片

  中國貨幣監管層再度出手維穩市場預期。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昨日宣布,將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上調至1.25。人行解釋,此舉旨在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增加企業和金融機構跨境資金來源,引導其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分析稱,上述政策利於鼓勵境內金融機構和企業從境外開展融資,通過增加境內市場美元供應來維穩匯率預期。他們並表示,人行政策工具箱仍有充裕工具應對未來匯價大幅波動情況。

  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

  這是自2021年1月7日人行、外管局調整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後,時隔21個月再次調整該參數;也是自2020年3月11日以來人行、外管局時隔31個月再次上調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

  美債息飆 全球貨幣受壓

  上調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旨在擴大資本流入,屬於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措施之一。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雒佑表示,新政可直接提升境內企業利用外資的上限,現時國內的外債餘額處於「較溫和」水平、整體風險可控,適度擴大境內企業的對外資可操作空間,可緩釋境內外資流動性問題,從而更深層次地降低人民幣下行壓力。

  雒佑補充說,「近期美債利率快速升穿4%,對全球貨幣造成貶值壓力。」此次措施與9月外匯存款準備金率、風險準備金率調整的目的一致,更大作用是給予市場穩定匯率的政策預期,防止匯率在短期內大幅波動。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指出,新措施可提升金融機構和企業的跨境融資風險加權餘額上限,鼓勵市場主體跨境融資,且有助於境外資金的流入,增加境內市場美元的流動性,藉此穩定市場預期,保持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昨日報7.1668,較上一交易日調貶438個基點,已連續第二個交易日走弱,並創2008年2月以來新低。不過,受貨幣監管層再度推出匯率維穩工具的消息影響,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短線迎來拉升,截至昨晚23時,離岸人民幣報7.3147元。當日在岸收報7.3085,較上一交易日下跌475點。

  有降準及減貸息空間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強調,人民幣匯率自身點位並非主要問題,「中國的跨境資本流動形勢能否平穩,才是問題的本質」。事實上,在歷經2019年8月、2020年初的兩輪人民幣「破7」又歸復後,7算本身並不易引發所謂的「超調」。

  鍾正生坦言,為避免人民幣形成持續單邊貶值預期,若有需要決策層未來仍可能推出抑制匯率貶值的政策工具,包括上調外匯風險準備金率、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調節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和境內企業境外放款宏觀審慎調節系數等,重啟逆周期因子的可能性亦在加大。

  雒佑也判斷,除上述工具外,人行還有直接利用外儲投放或收回美元、對境內銀行的窗口指導、同商業銀行做掉期交易、利用遠期合約及調整短端政策利率、發行和贖回外匯基金票據與債券、直接買賣外匯資產等方式。

  溫彬觀察到,本月下旬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再次跌穿7.2關口,匯率貶值壓力限制了人行的降息空間,但降準操作仍有可能,且不排除人行單獨引導五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行的可能性。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