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財新發布的10月中國製造業PMI連續第四個月環比回升,較前值升0.3個百分點錄51.7,為2017年2月來高點。財新智庫莫尼塔研究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表示,上月製造業數據表明,中國經濟仍以較快速度修復,未來若終端需求特別是基建和出口續好轉,製造業將逐步具備企穩基礎。
財新數據顯示,10月製造業新訂單指標大幅攀升至2013年2月來新高,新出口訂單指標亦顯著反彈至榮枯線上方,錄去年3月中美貿易摩擦爆發以來最高。企業普遍反映,市況有所轉強,海內外客戶需求雙雙改善。內外需的大幅轉暖,帶動了生產的擴大,上月製造業產出指標連續第4個月回升,並創2017年來新高。
生產樂觀度升至半年高
上月接受財新調研的製造業界對未來12個月生產前景樂觀度升至半年新高,業界表示,對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存在,以及環保治理影響仍感憂慮。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10月製造業PMI報49.3,較前值回落0.5個百分點,官方製造業PMI和財新數據在10月出現明顯分歧。
中誠信國際研究院宏觀分析師汪苑暉提醒說,本季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增加,鑒於中央會議已數次強調「穩增長」,且在10月「季節性波動」因素消退後,年內製造業PMI或現「低位企穩」格局。
興業銀行兼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相信,在積極財政政策如專項債部分新增額度提前下達並擴大使用範圍的刺激下,地方一批重大項目已集中開工,並有望推升本季基建投資增速,「伴隨着外部發展環境的好轉,及『逆周期』調節政策效應的顯現,本季中國經濟增速企穩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