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廣州鴻基創能發布了膜電極產品Hykey1.0,生產成本比市場主流膜電極至少低30%,而性能提升了40%
【大公報訊】記者敖敏輝廣州報道:業內人士認為,氫能源領域產業鏈長,具有很強的帶動效應,值得投資。同時,由於其處於行業起步階段,投資大,技術路徑尚未完全明確,商業模式尚未形成,發展需要耐心,更不能盲目跟風。
于棟對新能源及氫能產業有多年研究。他表示,新技術新產業發展沒有一帆風順的,氫能也經歷過投資熱情高漲到資本寒冬的過程。目前,我國氫能產業鏈基礎薄弱,部分核心零部件仍依賴進口,今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投資氫能可能需要更長期的耐心。
具體來看,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各有特色,更多是呈現一種聯動效應。目前已經有140家左右上市公司涉及氫能產業,但短期內該部分業務對於業績的貢獻相對有限。而一級市場則有更多的以氫能為主業的公司,其資金、資源有限,業績彈性將會更大。因此一二級市場更多採用聯動的方式,比如美錦能源入股國鴻氫能、雄韜股份入股擎動科技等。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建議關注一級市場裏相對體量比較大的公司。
杭州伸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海生,10多年前便開始新能源行業投資,有多個新能源成功投資個案,也走出了一條自己的投資路徑。
「很多同行拚命投整車,抄襲特斯拉模式,我們對此是有戒心的。我們重點關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投資,比如,油電成本差,我們就有關注並進行投資。又比如商用車的管控系統等大數據有關的環節。」陳海生說。
在氫能源領域,陳海生同樣關注產業鏈中的投資,比如在氫氣產生環節,會關注是煤製氫氣還是廢棄分離氫氣。「在技術路線、商業模式上,還沒看到一個可能成熟的模式,因此還有待觀察。」
至於二級市場中的散戶投資者,氫能領域信息不對稱,炒概念更應謹慎。「氫能源領域形成市場規模應用,至少需在10年甚至20年時間,因此,一二級市場投資都需要耐心,既不盲目跟風,也不太注重短期回報。」